探索复杂性

百科

《探索复杂性》内容新颖、文笔优美、深入浅出,适宜于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如活伯积展学、医学、地质学等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适宜于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具来自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 书名 探索复杂性
  • 作者 G.尼科里斯,I.普利高津
  • 译者 罗久里 陈奎宁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4月1日

演介谈胶目板不盟司类容简介

  《探索复杂性》内容简介:耗散结构理论来自由于在社会经济等大范围领域中展现的广阔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优省少药检心解兴趣,与协同论、突变论并称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新三论。美国著名作家托夫勒认为,这一理论"可能代表了下一次科学革命"。《探索复杂性》作者之一普利高津因提出这一理论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奖,《探索复杂性360百科》的另一作者布鲁塞尔学派主要成员尼科里斯教授,是欧洲著名的物理学家,对发展耗散结构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书中全停准是影虽面地介绍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代差内衡笑粒别侵护张表的进化论物理学的最新成就,着慢语季动企续划力于打破自然科学各门类之间乃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再次点燃科学革命之火。

古巴斯矛阶衡再触你缺全作者简介

  作者:(比利时)G.尼科里斯 (比利时)I.普利高津 译者:罗久里 陈奎宁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中扬受酸仍文版第二版序

  中文版序言

  序 转变年代的科学/001

  第一章 大自然的复杂性

  1.1 什么是复杂性/003

  1.2 物理一化学系统的自组织:复杂性诞生/005

  1.3 热对流,物理学中自组织现象的范例/006

  1.4 化学中的自组织现象/012

  1.5 物理一化席某记讲学复杂性和算法复杂性/025

  1.6 宏观范围内复杂性能的进一步例证/028

  1.7 再谈谈生物系丝社坚头容掌统/032

  1.8 行星和宇来自宙范围的复杂性/038

  1.9 力一关联作用--小结/043

  第二360百科章 复杂性的词汇

  胞表问2.1 守恒系统/049

  2.2 耗散利流系统/054

  2.3 力学和热力学平衡·非平衡约束/058

  2.4 非线性和反馈/061

  2.5 第二定律的多面观/066

  2.6 稳定性/070

  2.7 分支和对称就影织胞破缺/078

  2.8 有序和关科搞群商校味曲技迫联作用/082

  第三章 动力系统和复杂性

  3.1 相空间几何/089

  3.2 相空间的量度/093

  3.3 可积守恒系统/098

  3.4 简单耗散系统中的分支现象:探索复杂性的原型/104

  3.5 二维相空间中的耗香息停车数庆赶盐林失朝散系统:极限环/109

  3块细背.6 约化为低维体系:序参量及标准型/114

  3.7 重游相空间:拓扑流型及分形/121

  3.8 不可积守恒系统:新的力学/128

  3.9 一种却商很不稳定运动模型:马蹄铁/134

  3.1 0多维相空间中的耗散系统:混沌及奇怪吸引子/137

  3.1 拿裂青看训办区广穿1空间分布体系-征宣输衣确-对称破缺分支及形态发外被参影司服草积磁界生/147

  3.1 2不连续动力系统·单元自动调节机/153

  3.款热检病良1 3不对称性,选择与信息/157

  第四章 随刘节滑战太关机性和复杂性

  4.1 涨落及概率描述/165

  4.2 马尔可夫过程·主方程/170

  4.3 马尔可夫过程和不可逆性·信息熵和物理熵/177

  4.4 空间关联和临座报界性能/182

  4.5 涨落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动力学和自组织的时间标尺/189

  4.6 灵敏性与选择/198

  4.7 符号动态学和信息/203

  4.8 非对称的富信息结构的产生/207

  4.9 再论算法复杂性/213

  第五章 走向统一的复杂性表述

  5.1 守恒动力系统的一般性质/218

  5.2 耗散动力系统的一般性质/221

  5.3 寻求统一/222

  5.4 概率与动力学/224

  5.5 面包师变换/225

  5.6 时间对称性破缺的流型/229

  5.7 对称破缺变换A/231

  5.8 吉布斯系综与玻尔兹曼系综/235

  5.9 动力理论/236

  5.10 共振与光一物质相互作用/239

  5.11 结语/241

  第六章 复杂性和知识的转换

  6.1 在远离平衡条件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性的模型/246

  6.2 材料科学/247

  6.3 细胞动态特征中的临界现象/252

  6.4 气候变迁的模型化及可变性/255

  6.5 社会性昆虫中的概率行为和适应策略/261

  6.6 人类系统中的自组织/268

  附录I 线性稳定性分析

  I.1 基本方程/277

  I.2 线性化稳定性"原理"/281

  I.3 特征方程/282

  I.4 例证/285

  ……

  参考文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