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序

百科

朱序(?~393年),字次伦,义阳郡平氏县(今河南省桐柏县)人 ,东晋名将,益州刺史朱焘的儿子。

朱序出身将门,累迁鹰扬将军来自、江夏王相。太和元年(366年),联合周楚平定司马勋之乱360百科,加号征虏将军,册蒸汽令反封襄城县子。太和四年(369年),大败前燕将领傅末。宁康二年(374年),调任兖州刺史,迁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前往平定钱弘叛乱。太元二年(377年),出任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等,镇守襄阳。抵御前秦进攻,城破诈降于苻坚。太元八年(383年),参加淝水之战中,暗助晋军大败前秦,颇有功勋,授龙骧将军、琅邪太守,历任豫、青、兖、雍四州刺很角秋己老史。讨伐丁零首领翟辽,大败西燕州战变末帝慕容永。

太元十八年(393年),去世,获赠左将军、散骑常侍、豫州刺史。

  • 本名 朱序
  • 别名 朱次伦
  • 字 次伦
  • 所处时代 东晋
  • 民族族群 汉人

人物生平

讨勋救楚

  朱序是当世名将,起初担任何职不详,后来经过多次升迁至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三年(365年)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起兵反叛朝廷,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十一月,司马勋带兵进入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攻打涪城(今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继而在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包围益州刺史周楚。大司马桓温得知司马勋叛乱后,便上表朝廷任命朱序为征讨都护,派他率军前往成都讨伐司马勋,以援救周楚。

  太和元年(366年)夏天,朱序与周楚在成都击败司马勋,并擒获司马勋及其同党,平息叛乱。随后,朱序与周楚将司马勋等人押送到桓温那里,桓温将他们全部斩首,而后将他们的首级传送到京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朱序因平叛有功,朝廷升任他为征虏将军,赐封爵位为襄平子。

败燕平乱

  太和四年(369年),当经左面国石随临微叫座时东晋与前燕交战,朱序和前锋邓遐在林渚大败前燕将领傅末波(一作傅颜)。

  宁康二年(物国积班突子环客超冲伤374年,《晋书·朱序传》误作太和年间),朱序调任兖州刺史。当时吴兴郡长城县人钱步射、钱弘等聚众欢划一百多人作乱,藏匿在原乡山。朝廷任命朱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前往讨伐叛乱。朱序到任后,派兵攻打并360百科擒获钱弘等人,平定叛乱。 叛乱平定后,朱序返回兖州继续担任刺史。

交锋前秦

  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前凉,车骑将军桓冲得知后,派朱序与江州刺史桓石秀、荆州督护桓罴率兵在沔水、汉水一带游巡,声援前凉。不久,前秦灭亡前凉,朱序等人派增验际商宣走呼几停止行动。

  太元二年(377年,《晋书·朱序传》误宣只若弱按从出实作宁康初年)三月,征西大将军桓豁上表朝廷任命朱序为使持节、监沔中诸军事、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守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太元三年(378年)正屋见明晶衣月,前秦天王苻坚派将领苻丕、杨安、慕容垂、姚苌等人率领共计十七万大军,分兵四路会合攻打襄阳。四月,秦军抵达沔水以北,朱序认为秦军没有舟船,未作防备。等到秦将倒班木进他粒结室川石越率领五千骑兵顺流渡过汉水,朱序惶恐惊骇,固守襄阳中城。石越攻克襄银错阳外城,缴获一百多艘船只,用来接运其余的兵众。苻丕统领众将领攻打襄阳中城。起初,朱序的母亲韩氏听说秦军将要到达批提历,亲自登上城墙察看是否坚固。行至西北角,认为这里不够突乡便铁油天京束结十坚固,于是就率领女仆及城里的成年女子一百多人在城墙里边斜着修筑一道二十多丈的城墙。等到秦军来到后,西北角的城墙果然遭到攻破,兵众们转移到新城墙上防守,秦军于是撤退。襄阳人称这段城墙为"夫人城"。当时秦军的粮草将要用城范被卷义曲在的给建务完,于是急攻襄阳城

兵败遭俘

  太元四年(379年)正月,朱序屡屡出战,击败秦军。当时军心劳顿松懈,朱序认为秦军已逐渐远退,必定不会前来,因此不再设防。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秘密地派其子到前秦表示愿意下区年液孩贵航张鸡其投降,请求作为内应。苻丕于是命令各路部队进攻襄阳。二月戊午日,秦军攻克襄阳,抓获朱序,将他送至前秦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苻坚认为李伯护不忠诚,把他杀掉示众。朱序想逃回东晋座肥根表照白,于是秘密到宜阳,藏在夏揆的家里。苻坚怀疑夏揆并将他拘捕,朱序就到苻晖那里自首。苻坚因为朱垂演吧里动至序能够保持气节,因此非常赞赏他,没有追究他逃离之罪,授任他为度支尚书。

逃回东晋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谢石率军抵御秦军。苻坚将大部队留在项城(今河南省沈丘县),带领八千轻装骑兵,日夜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的三十万大军汇合。苻坚派朱序前去劝说谢石等人,称述自己的军威。朱序私下里却对谢石等林怀唱胶第露基人说:"如果秦军的百万兵众全部抵达,确实难以与他们抗衡。如今乘着各路军队尚未会集,应该迅速攻击他们。如果能打败他们的前锋部队,那他们就已经丧失士气,最终就可以攻破他们。" 于是谢石派谢琰挑选八千名勇士渡过肥水挑战。秦军稍微向后撤一点,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于是秦军大败奔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投奔东晋。 此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十一月初十日,东晋朝廷授任朱序为龙骧将军、琅邪内史。 后改任监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兵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击辽破燕

  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首领翟辽杀害黎阳太守滕恬之,占据黎阳反叛东晋,朱序派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水、泗水一带的各郡共同讨伐翟辽。 同年八月,翟辽侵犯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朱序率军击退翟辽。

  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初八日,朝廷任命朱序为监兖、青二州诸军事,兖、青二州刺史,将军如旧,代替谢玄镇守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朱序认为彭城远离京都建康,支援不接,请求改镇淮阴,得到朝廷的允许。 不久,翟辽派其子翟钊进犯东晋的陈留、颍川二郡。朱序派秦膺击退翟钊 ,因功授任征虏将军。朱序上表朝廷请求运送江州米十万斛、布五千匹以供军用,朝廷下诏同意。

  太元十三年(388年)四月二十九日,朝廷任命朱序为持节、都督司雍梁秦四州军事(一说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诸军事),雍州刺史。 晋孝武帝派广威将军、河守杨佺期,南阳太守赵睦,各自率兵一千人隶属朱序。后朱序上表朝廷请求拨给原荆州刺史桓石生一百顷田地、八万斛米。随后驻防洛阳 ,守卫陵墓。

  太元十五年(390年)正月,西燕皇帝慕容永率军直奔洛阳而来,朱序从河阴向北渡过黄河迎战,与西燕将领王次等人相遇,便在沁水与之交战,王次兵败退走,朱序斩杀其偏将勿支。朱序派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败退的燕军,在太行山击败他们。慕容永率领残余兵众向上党奔逃。当时杨楷聚众数千人,在湖、陕一带,听说慕容永战败,派出人质到朱序那里请求归降。朱序亦率军追击慕容永到达上党的白水,与慕容永相持二十天。恰逢翟辽此时正打算进攻金墉(一说洛阳),所以朱序才带着部队赶回。朱序在石门攻击翟钊,派参军赵蕃在怀县击败翟辽,翟辽连夜逃跑。朱序退驻洛阳,留下鹰扬将军朱党守卫石门;同时派其子朱略监管洛阳,并让赵蕃辅佐帮助他,朱序自己返回襄阳。 会稽王司马道子认为朱序胜负相抵,不加褒贬。

  后来,前秦东羌校尉窦冲想进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人打算迎他进来。梁州刺史周琼失掉巴西三郡,兵少力弱,于是向朱序告急。朱序派将军皇甫贞领兵赴援。窦冲据守长安东部,皇甫钊、周勋散逃。

辞职去世

  后来,朱序因年老多病,屡次上表朝廷请求辞职,但朝廷都不同意。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朱序再度上表朝廷请求辞职,朝廷下诏拒不接受所上表章,于是他擅自离任。几十天之后,廷尉要将他治罪,朝廷诏令宽赦不追究。

  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病逝,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主要成就

  朱序是东晋时期名将,早年曾率军平定司马勋、钱弘等人的叛乱;淝水之战中,帮助东晋大败前秦;后来打败西燕皇帝慕容永,并且多次击退进犯东晋的翟辽。

历史评价

来自  房玄龄等《晋书》:"晋氏沦丧,播迁江表,内难荐臻,外虞不息,经略之道,是所未弘,将帅之功,无闻焉尔。逊、豹、宣、胤服勤于太兴之间,360百科毛、邓、刘、朱驰骛乎咸和之后。虽人不逮古,亦足列于当世焉。"

史籍记载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朱焘,历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平西将军。

  次眼丰母亲:韩氏,朱序守襄叶湖完算脱根氧阳时曾因城墙西北角不够坚固而编增衡岁统影干与妇女筑补助城(夫人城)协助晋兵防守。

子孙

  • 儿子

  朱略,曾镇守洛阳。

  朱谌,官至益州刺香希巴主斯宗表史。

  • 孙子

  朱修之,朱谌之子,官至荆州刺史。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