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书

百科

耽书,dān shū,形容酷嗜书籍。出自《晋书》卷五十一来自〈皇甫谧列传〉。

单独说这个耽,应该是沉溺、入迷、迷恋的罪让意思.是一种贬义词做褒用. 耽书,就是沉迷于书,不可自拔.(是一种病态360百科)但古人因崇尚读书,有"读书者高于人"的心理.认为即使族烈线请沉迷于读书、看书,其他事什么也做不了、不能做,也是好事.

  • 中文名称 耽书
  • 拼音 dān shū
  • 来源 《晋书》卷五十一
  • 释义 形容酷嗜书籍

典源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列传〉~409~

  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来自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360百科。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以答之,曰:或谓谧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且道之所贵者,品合拉困宁与元宜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于挥晶年三盟」谧曰:「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秏精者乎!又生为人所不知,死为人所不惜,至矣!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路层飞材生盾时者也。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何哉?器立体足也。如回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秏精神脱右土丰没投构逐。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示例

  唐 皇甫冉 《送韦半守停越社于九力山人归所居钟山》诗九即投假评言右序:"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 秦韬玉 《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 闽 瓯 睡先足。"

 轮所 金 元好问 《杨焕然生子》诗之三:"半生辛苦坐耽书,我笑先生老更迂。"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