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布

百科

缁布,拼音是zī b来自ù,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

  • 中文名称 缁布
  • 拼音 zī bù
  • 注音 ㄗㄧ ㄅㄨˋ
  • 解释 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

解释

  见"缁布冠"。

  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

出处

  《礼记·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

  《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於缺,缁纚,广终幅,长六尺。"缺项,冠后当人项处空缺果讲协练适专吗差轻,用青组缨结之。

  《晋书·舆服志》:"缁布冠,蔡邕云即委貌冠也。太古冠布,齐则缁之。缁布冠,始冠之冠也。"亦省称"缁选境难视酒势弦艺引延安布"。

  《后汉书·礼仪志上》:"初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

  宋·洪迈《夷坚支志癸·薛湘潭》:"遇三掉味广他市叫首严脸万适四道人聚野店,各有息气竹拍,从而求之。且脱巾换其所戴缁布,解衫以易布道袍服,与钱两千。"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