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飞台是什么
下关飞台是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下关街道南侧,瘦西湖之滨的一处风景胜地。下关飞台高31.58米,建于16世纪明朝嘉靖年间,是江南地区的一座石雕建筑,也是南京城墙边上所建的比较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
下关飞台的历史
下关飞台建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是江南地区的一座规模很大的石雕建筑。下关飞台曾经是扬州市荷花池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曾经被称为“江南第一名楼”。在历史上,下关飞台曾多次遭到盗伐和战争破坏。自1949年以来,下关飞台经过多次修缮,并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下关飞台的特色
下关飞台是一座建于水面之上的石雕建筑,其特点是既有卫戍城楼的结构,又有高级官宅的装饰。下关飞台石雕中凸显出精细的装饰雕刻、神秘的符咒纹饰、融洽的地形景色等特点,是中国南方石雕文化的一朵奇葩。
下关飞台的景观
下关飞台的东、南、北三面各有一座铁护城门和尉迟瞻将军的五脸雕像,南面向着瘦西湖的万寿山和永春门。夜晚景色也相当美,在水波荡漾时不时有人耐心静坐欣赏,券券蛙声中带有另一种意境。下关飞台是扬州市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