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荼的定义
花荼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于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意为旷野之中的花与草,是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观。花荼的形象给人以自由、朴实、清新、自然的感觉,它是自然中最美的艺术作品之一。
“荼”和“菊”本指一种植物,古时以“荼”来泛称各种花卉,可以指秋菊、春花等花草植物。而“花荼”则是一种合成词,其原本含义是精选的花卉,后来演变成了泛指草地上的花草
2、花荼在文化中的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花荼常常被用于象徵荒芜、萧条、寂寞等意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闲敲棋子落灯花”之句,其中桃花和灯花都是指花荼,用以描绘春夜中唯美的自然景观。
在汉字词典中,花荼也被解释为坟茔,意为人去世后野草丛生的坟地,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缅怀。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临江仙·滁州西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竹篱茅舍,风行草木昏。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赞美了花荼美丽的自然景象和足以令人神往的美好世界。
3、花荼在诗歌中的应用
花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在古诗词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唐代诗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浮光跃金波, 立霭自雨空。 光景万变生, 人事千万种。 九州生气恃风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滄海桑田, 水澄茫茫, 人生难得草木知。 白发空悲切, 青春徒自揭。 望君怀归心, 窜望故乡别。
其中“滄海桑田、水澄茫茫,人生难得草木知”这一句中的“草木”就指的是花荼,表示草木亦有感悟,成为了象徵意象,抒发诗人内心情感。
4、花荼在艺术中的运用
花荼在绘画、书法、民间刺绣以及工艺制品中均有广泛应用。如南宋画家邹绍贞的《梅竹小品》画面中,枯木环绕着笔架穿插着振翅欲飞的蝴蝶、草丛中的蜻蜓与落叶,最显著的是那盘蜷求生的花荼;在“顺德女墨工”的门墩、山坡的绣墩上面,花荼被绣得绚烂多姿,形象逼真。
另外,花荼的形象也被运用于宗教领域,如佛教的瑞云图或者说是贵妃之花只不过到了佛寺,因通姓与贵妃有着联系,受到喜爱。传话桥则以花荼来铺绘桥面,不仅美观而且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