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泡茶时第一泡的茶汤要倒掉
在饮用茶水的过程中,很多茶友可能都有一个固定的习惯,那就是在冲泡茶叶之前,先将第一泡的茶汤倒掉,这样才开始冲泡后面的几泡。这一传统的做法,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因此一直流行至今。接下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一方法的原理。
1、茶叶去尘
一般来说,我们在购买茶叶之后,最好在冲泡前用流水或者微湿的布巾稍微清洗几下。但即使做到了这些,茶叶中仍会有一些灰尘和其它杂质残留在外表,这败坏了茶水的质量和口感。因此,在第一泡茶水的时候,这些杂质也会随着茶汤一起被倒掉,以保证后面几泡茶汤的纯净度。
2、茶叶去杂味
茶叶不仅会附带大量灰尘和杂质,同时也会带有一些特殊的气味,例如新茶会带有一股生胶味,老茶则会有陈年气息。如果将泡出的第一泡茶汤直接饮用,那么这些气味也会影响后面几泡茶汤的口感和质量,因此倒掉第一泡茶汤就是为了除去这些杂味。
3、茶叶觉醒
进口的大部分茶叶都存在被“休眠”的情况,因为商家要用真空气体来保存茶叶,以保味道。这时,茶叶中的大部分滋味保持不变,但很容易降低品质。在泡茶前,应该先泡干净过滤器四五遍,用茶汤清洗茶杯,将茶叶放入有盖茶杯中,将茶杯用沸水冲,倒掉茶汤,紧闭杯盖立刻打开,然后用40℃~50℃的水清洗一遍,此时的茶叶已经觉醒,可以开始冲泡。
4、温润杯具
茶碗或是茶具因为长时间不使用或者洗涤不当,可能会存在一些污渍或者异味。因此,在第一泡茶水时,也可以用来稍微清洗一下杯子,温润一下茶具,为后面的茶汤为保持更好的香气和口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