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放什么?
1、 茶具
古代茶具主要分为两类——宫廷和民间。在宫廷茶会上,使用的是精美绝伦的瓷器茶具,如唐朝晚期的青花瓷茶具,明朝的官窑白瓷茶具,清朝的粉彩瓷器茶具等。而民间则以紫砂壶、玻璃杯为主,因为这些材质不仅实用而且价格比较亲民。
古代茶具除了具备实用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礼仪用途。在宫廷茶会上,皇上、皇后以及贵妃们的茶具都非常有讲究,茶杯、盘子都需要有独特的纹饰和标识,以示身份地位。
2、点心
相信许多人会想到茶语:“茶道三味,点心七分”,古代的茶会上也不例外,一定少不了精美的点心。不过,这些点心要求的食材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唐代,点心中最流行的是桂花糕和燕窝;而到了宋代,又增加了糯米包、艾窝窝等甜点。明、清两代则流行花雕酒蛋、瓜仁酥、小汤圆等微糕点。
3、文人墨客
古代的茶会上,文人墨客往往被列入常客,他们不仅善于品茶,而且还擅长吟诗作画。泡一壶好茶,配上几篇好诗或者几幅好画,成为了茶会的一大特点。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题李凝干处》就是反映了当时人们饮茶吟诗的情景:“高阁客竟去,小庭花乱飞。梦魂不到帝乡,明月照流砾。”
4、茶叶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茶叶。在古代,茶叶种类非常多,最有名的当属“贡茶”了,就是由江南一些名山采摘下来的,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交的珍品。此外,还有龙井、碧螺春、武夷山岩茶、祁门红茶等名茶,都是古代茶会上不可或缺的茶叶。
古代的茶会文化丰富多彩,每个方面都有着讲究和规矩,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品茶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现代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