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有点黄的原因
茶叶出现稍微有点黄的情况,最大的可能是由于萎凋不充分或发酵时间不够引起的。一般来说,茶叶含水量较高则不易完成脱水,残留水分使得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黄。
萎凋不充分是指萎凋结束后,茶叶的水分含量没有达到加工工艺要求的要素之一。茶叶内部水分含量不够充分,无法得到有效的均匀传递,导致茶叶内外萎凋程度不均。这样的茶叶经过发酵和烘焙等加工工艺后,色泽就会呈现黄色。
发酵时间不充足也会导致茶叶的颜色偏黄。正常的发酵时间应该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调整的,如果太短,则导致茶叶中未能完成充分发酵变色的过程;发酵时间过长则导致茶叶失去原有的香气,大大降低茶叶的品质。
2、黄茶的特点
茶叶变黄后,经过加工的茶叶通常被称为“黄茶”,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颜色呈现淡黄色或浅黄色,独有的香气与口感使其在茶叶品类中独享盛名。与绿茶相比,黄茶的汤色更黄,口感更醇和柔滑,但是相同的是,它们都保留了茶叶的原香味。建议品饮时不要加入太多牛奶或者糖之类的调料,以便充分感受黄茶的独有韵味。
3、如何避免茶叶变黄
因为茶叶变黄后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保持茶叶新鲜是养成好习惯的茶友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几个小贴士:
1)处理新鲜茶叶时,应该保持手干净干燥,这样有助于避免将水分传递到茶叶中;
2)应该在一个干燥且通风的房间里处理茶叶,水分太大的房间会影响茶叶的干燥;
3)茶叶处理好后,应当及时密封存放。如果空气通风过小,茶叶内残留水分会因失去溢出的功能而变黄;
4)如发现茶叶出现稍微发黄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将未处理完毕的茶叶再次干燥;
5)如果正常的干燥处理无法解决茶叶变黄问题,则不妨尝试使用茶叶制作器进行氧气排出,以排除茶叶内的杂味,达到使茶叶恢复自然本色的效果。
4、黄茶的制作工艺
茶叶变黄后,还可以使用制作工艺将其变成独具特色的黄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萎凋、杀青、摊凉、揉捻、发酵、烘干等,其中发酵是形成黄茶独特风味的主要环节。黄茶发酵与普通工艺的区别在于:发酵环节需要经过“温泡”、“揉捻”、“烘焙”等多次工序,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黄茶的芽叶表面上能够形成一层黄色微粘的液体,这是其他茶类不具备的特殊结构。
黄茶,与绿茶、红茶一样,都属于非发酵茶。但是,与阻碍了发酵过程的独特加工工艺相比,黄茶的制作工艺能使细小的轻微化学变化进行到最后,从而进一步促进黄茶内部物质的转化,形成特殊的香气成分及鲜活的茶韵。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