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茶的颜色介绍
黄茶是中国特有的、独具特色的一类茶叶,它的颜色主要是从黄色到棕色的范围内,有时候它也会有像红茶一样的暗红色。不过,黄茶的颜色绝不是如同其名字一样纯黄色,其颜色不仅受到原料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还受到存放、饮用等环节的影响。
2、黄茶的原料和加工对颜色的影响
黄茶的原料主要是晒干或轻微发酵的嫩芽,所以它的颜色比其他的茶种要偏淡一些。但是,在加工工艺中,经过了杀青、揉捻、温肥、摊晾等一系列工序,更多的水分会被挥发,因此黄茶的颜色会呈现出棕黄色、深黄色和暗红色等多种颜色,而这主要与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有关。
此外,黄茶的制作还有一项独特的工艺,即“闷黄”,也就是在杀青前的嫩芽中包裹湿布,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温湿处理。这会让黄茶的颜色变得更加黄润,整体颜色也稍稍提高。
3、黄茶的存放对颜色的影响
黄茶的存放时间越长,它的颜色也会因其内部的化学反应而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黄茶的颜色可能会在老化过程中变得更深沉,略带红棕色。尤其是像明前黄茶这样的高档茶叶,经过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储存,就会逐渐出现这样的变化。所以,黄茶在保存方面需要注意防潮、通风、避光和低温等条件。
4、黄茶品鉴时颜色的表现
一般来说,无论是绿茶、红茶还是黑茶,品鉴时都需要注重颜色的表现以辅助品评。当然,黄茶也不例外。品鉴黄茶时,需要观察它的颜色、色泽饱满度及透亮度等方面,包括水色和叶底色。优质的黄茶,它的色泽饱满度高、透亮度好,香气芬芳,滋味鲜爽甘甜。如果黄茶表现出棕黄色泽、呈深色,就表示黄茶不新鲜,品质有所下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