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螺春的起源及历史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东岸。明代时,碧螺春就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生产。清代时,碧螺春受宫廷垂爱,成为三大皇茶之一。近年来,碧螺春逐渐普及,成为茶人和普通消费者的心头好。
碧螺春因其选料筛制精细,滋味清香,呈荷叶般的形状,金黄渐醇,清冽幽雅,气息清新怡人,是中国茶叶中的一大精品。由于“碧螺春”这个名字不好读,所以现在已经改称“绿螺春”,但是“碧螺春”仍然是其历史上的名字。
2、碧螺春的采制方法
碧螺春的采制方法十分独特,只能在谷雨前后两个月间进行。采摘者必须在早晨未经阳光的熏染下进行摘采,将一芽一叶的嫩茶揉成形似螺形,约重2-4克。采制后的碧螺春,具有清爽怡人、芦荟香味、回甘持久、汤色翠绿等特点。
据传说,当地良田秀水所产的碧螺春,取到最佳品相的茶叶比例不到千分之五。所以,每年的获茶量也很限定,只有每公顷零点几斤。有时候,整个产区的获茶量只有200多公斤,仅能远销到香港、澳门等地。
3、碧螺春的制茶工艺
制作碧螺春的关键在于“杀青”工艺。采摘下来的碧螺春要经过 “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首先进行杀青工艺,是用铁盘或炒锅将选好的茶叶放置于小火上,不断翻炒,待茶叶变软后再烘干。接着,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成螺旋状,以保持其完整性,并带出内在的香味。最后,进行干燥,让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形成稳定的形状及茶汤色香等品质,制成茶品。
4、碧螺春的营养价值
碧螺春含有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人体细胞,减缓衰老。这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降低血压、调整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此外,茶多酚还能物理性地吸引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被碧螺春的茶多酚外在地包裹,在体内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而排出体外,起到了清热解毒,降脂减肥的作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