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贡茶的来源
唐代的贡茶,一般指从当前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大叶种茶中筛选出最佳的一些茶叶,由贡茶使或走马送到长安,进献给皇帝,称为贡茶。唐代的贡茶以“楼主”、“窑主”和“山主”为最。
其中“楼主”茶是御楼主人(水曲柳)专用的上品;“窑主”茶是瓷窑主人(高杨树)专用的上品,这两种茶都产于武夷山一带。
而“山主”茶则是取自华山、衡山、恒山、太山等山中,经皇家茶片鉴定选出的上品茶叶。
2、品质的标准
唐代贡茶的品质标准非常严格,主要看其茶汤的香气、滋味和汤色的清澈程度等方面。汤色应为浓绿色,香气宜清冽,口感极鲜甜。
此外,除了品质标准外,茶叶的外形也是受到重视的,只有叶片完整,大小均匀,颜色翠绿,纹路清晰才能被选为贡茶。
3、产地的影响
贡茶的产地直接影响着它的品质,同时也决定了其对于唐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唐朝时期,贡茶主要产自江南和云南的一些山区,其中以川、滇两地种植的贡茶最为著名,因为当时这两地的环境条件都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和发展。
同时,这些地区的茶叶品种也非常丰富,从中选出最优质的茶叶进行进献,成为唐朝皇室接待贵宾和赠送外国使者的重要礼品。
4、文化的象征
唐代的贡茶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既代表了唐朝的物质繁荣和财富积累,也体现了唐代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趣味。茶是唐代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茶文化在唐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不少诗人将茶作为主题,写出了不少优美的诗篇。
而贡茶则更是被视为一种奢侈和高贵的象征,在唐代社会中代表了高尚的品味和地位地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