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渊源
普洱茶饼是一种古老的茶品,广泛流行于云南省。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在唐代,普洱饼就已经存在了。在明代,由于马帮的运输限制,难以将散茶运输,因此人们将普洱茶进行压制成茶饼,以便于较远距离的运输。而357g的普洱茶饼是在19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被确定下来的标准规格。
2、市场需求和商业考虑
357g的普洱茶饼是一个相对标准的大小,与茶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普洱茶经过压制后体积变小,357g的大小既方便运输又便于存储,销售起来也更为方便。除此以外,357g的普洱茶饼在商业上也很有优势,既不太大也不太小,价格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正好满足了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
3、旧时计量制度与国际贸易规范
357g的普洱茶饼的产生也与旧时计量制度和国际贸易规范有关。在中国,旧时采用“市斤”、“公斤”、“市两”等计量单位,357g恰好等于3市斤,10市两。这种计量方式在中国早已经废弃了。而在国际贸易规范中习惯使用的则是盎司(oz)和磅(lb),357g等于12.6oz,差不多等于¾ lb,正好方便计量。
4、传统习惯和文化意义
普洱茶饼历史悠久,其重量大小也代表着一种文化意义。有一种说法是,357g的普洱茶饼在云南地区的一些婚礼仪式上也很有意义,表示着“步步高升”的寓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