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是什么茶
1、起源和特点
洞庭山碧螺春是中国绿茶的一种,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据传说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是由一位西湖的茶农迁移到洞庭山区域后,为了让家乡的茶在新的环境中生长,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采茶方法,并结合当地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
洞庭山碧螺春的外形细长而曲折,色泽翠绿,香气高雅芳香,滋味幽香清爽,汤色清亮明澈,喉韵甘鲜而回甘强烈。
2、生产工艺
洞庭山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首先,从清明到谷雨,茶树精选出最嫩茶芽。抢收后,进行萎凋、揉捻、拼配、干燥等一系列复杂的制作工序。
其中,萎凋过程需要严格把握温度和湿度,能够促使叶中的芳香化合物快速释放,形成茶叶独特的香气。揉捻过程则需要控制时间、力度和温度,使茶叶内部的汁液分布均匀,形成茶叶的形态并启动发酵过程。拼配过程会进行若干次,目的是调整口感和香气。最后,进行干燥工序,将茶叶风干至水分适宜,保存的同时也能让茶叶的香气更加缜密。
3、保存与品饮方法
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洞庭山碧螺春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茶叶受潮。最好使用玻璃、陶瓷等容器存放。
品饮洞庭山碧螺春时,首先需要把茶叶用热水冲泡一遍,然后倒掉,这个过程称为“洗茶”。这样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并扩展茶叶的香气。
然后再冲泡开水,使之活化茶叶,冲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根据个人口感可适当延长。为了让茶叶香气充分释放,建议充分挥发水气后再品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