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为什么有白霜
岩茶,是福建武夷山和安溪两地的特产之一,以其独特的丰富香味被广受欢迎。与其他茶叶不同的是,岩茶的外表常常覆盖着一层白霜,让人不禁好奇,这层白霜到底是什么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自然环境影响
岩茶产自福建及安溪等地,这些地方持续的雨雾,使得岩茶树木表面容易出现一些菌类、藻类等生物的繁殖。而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生物所产生的物质,就容易在茶叶表面形成白霜状物质。
此外,岩茶的自然氧化和防露期也会对白霜的产生起到影响。在氧化较少,且天气干燥的环境中,白霜的生成比较困难,而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岩茶茶叶表面的白霜就会更加明显。
2、茶树品种的影响
茶树品种也会对岩茶的白霜产生影响。可以理解茶树品种是茶叶生物学因素产生的一个重大差异,菜型茶树往往比淡飞叶茶树、肉桂味型茶树等其他类型茶树更容易产生白霜。
另外,茶树在不同阶段的生长状况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白霜。茶树生长过程中,最初生长出来的老茶树,其表面的白霜生成比较困难,而小茶树则容易在表面形成较多白霜。
3、岩茶加工方式的影响
生产加工也是影响茶叶白霜的一个因素。特制岩茶的生产工艺,要求加工前必须进行“渥堆”,即将新鲜茶叶摊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让其经历数次发酵过程,使茶叶的气味表现更加淋漓尽致。
而不同的“渥堆”工艺也会对白霜的产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渥堆的方式会加速茶叶中的老陈茶和石油脂的生成,使茶叶的表面产生较多白霜。
4、茶贮储时的影响
茶贮储的方式也是影响茶叶白霜的一个因素。在茶叶加工完成后,岩茶需要进行适当时间的贮储,以便让茶叶的一些气味得到更好的熟化。
清晰暴露的茶叶贮储时,表面的白霜容易蒸发掉,而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茶叶则容易在表面形成更明显的白霜。所以,在茶叶进行贮储时,最好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进行。
结语
总的来说,岩茶表面的白霜是由天气环境、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存放方式等多个因素产生的。因此,在品尝岩茶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从白霜的多少、浓淡来感受茶的生长环境、原料及工艺等因素,并从中品味出茶的独特韵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