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好文章比什么茶
文革后期,我在广州的《南方日报》工作。有一篇写工农联盟问题的社论,字里行间暗示毛泽东犯了错误。当时,夏衍任总编,办公室收到北京来电,让我们一定要交出这篇社论的署名。夏衍考虑再三,毅然决定不交。我们的社论深得读者喜爱,稍稍有点声音,就被人找麻烦,夏衍以身试法,承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也付出了代价。他的心理,我想,应该是如同泡茶能品尝香气苦涩一般,深知写文章的艰难。
把好文章,比茶还“难”,笔者谈几点浅见。
2、言之有物,朴实无华
好的文章筑巢引凤,必须真诚、深刻、生动,要井井有条,顾头顾尾,各个击破。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尽量运用口语,做到百姓易懂,洋洋洒洒、花里胡哨的文字,往往使人望而生畏,不能让读者读得下去。
不要为了用花哨难懂的词汇展示自己的智慧,这样不但过于华丽而且使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所以最好的文字,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思路清晰,表现得当
好文笔要求演绎生活的细节,但也不能忽视“明白就好”的扼要与透彻。要避免用长篇大论式的文字,读者在看时会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很快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写文章要提炼精华,将重点突出,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很快理解作者的思路,把脉络把握住。
此外,经典语句要好好积累,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既能丰富文章内涵,又能使文章更加地通俗易懂。
4、情感真挚,抓住人心
好的文章应该充满真实的情感,有深刻的思考和独特见解。有时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考,良好的文学技巧都是为了深化读者的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把好文章就如同泡好一杯好茶,需要用心、耐心、热情和技巧,才能达到最好的品味效果。不过,只要我们真诚对待阅读和写作,把握每一个细节,兢兢业业地追求更好的自我,就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