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青的定义
茶青是指采摘下来的嫩叶经过初步加工后未经发酵或轻微发酵的半成品状态,也叫做未发酵茶。在制茶过程中,茶青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茶青的采摘时间和部位会影响质量和味道,通常是在春季采摘鲜嫩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进行制作。不同的品种和地区的茶青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碧螺春茶青嫩度高、毛尖茶青颜色鲜亮等。
2、制作绿茶的茶青
绿茶是以茶青作为原材料,经过摊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的。茶青在制作绿茶时需要杀青,使叶子的色泽不变、保持绿色,同时去除过多的水分,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杀青分为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两种方式。一般采用高温杀青,将采摘下来的茶青放入锅中翻炒,以达到温度升高、茶青中的植物酶失去活性的目的。
经过揉捻和干燥,茶青变成了卷曲的干茶。制作好的绿茶具有清香、清爽、口感鲜爽的特点。
3、制作白茶的茶青
白茶是将采摘下来的嫩芽和嫩叶进行初步加工后,晾晒干燥制成的茶叶。相比绿茶,白茶对茶青的质量要求更高,一般采取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
制作白茶的茶青需要进行萎凋、杀青和晾晒等工序。在萎凋和杀青过程中,茶青中的大量水分被挤压出来,同时保留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晾晒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得茶青逐渐变干。
制作好的白茶叶色银白、毫茸显露,带有一股淡雅的花香和陈香,口感鲜爽清香、甘醇回甘。
4、制作黄茶的茶青
黄茶是一种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茶类,需经过稍微发黄的特殊工艺。茶青制作黄茶时,需要先将茶青进行杀青、揉捻与发酵等工序。
和绿茶一样,制作黄茶茶青的杀青也要进行高温加热,以抑制酶类的活性。然后将杀青的茶青进行揉捻,使其变得柔软,可以较好地与空气接触。
最后,茶青进入发酵环节,需要进行三次加温蒸制,一次保持60℃,二次保持70℃,三次保持80℃。经过这一过程,茶青中的氧化酶被彻底破坏,茶叶呈现出黄绿色,散发出独特的黄茶香气,口感醇厚、香气沉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