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的古称
茶的古代名称有很多,最早的一种是“荼”,这是“茶”字的原型,它的发音为“tu”。另外,茶也被称为“茗”,在汉代,茶被称为“茗”,这是“茶”字的一种音译,表示茶叶还未萎凋就采摘下来的嫩芽,称为“新茶”也称为“茶嫩”。
此外,茶在唐代的时候被称为“蔎”,这种名称并不常用,它是对于茶树叶的自然陈化过程的一个称谓,也表示茶树叶和茶汤代表的清凉之意。
2、地域名茶
在古代,茶的名称也和产地相关,江南地区的茶被称为“楚茶”,四川的茶叫“蜀茶”,福建的茶叫“闽茶”,云南的茶叫“滇茶”,广东的茶被称为“佛真茶”,裴松之在《茶录》中说:“佛子先采此茶,以达菩提之境。”,因此广东也称“茶教”。此外,在唐代,安徽的黄山茶被称为“徽茶”,因为它的产地是汉代的徽州。
3、茶的品种称谓
在古代,不同的茶也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芽叶为原料的茶叫做“毫茶”,以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叫做“黑茶”,色泽绿亮的茶叫做“绿茶”,等等。此外,荼茶(tu cha)又有以下三种菊茶(ju cha)、蘼茶(mi cha)、蒯茶(kai cha),雕茶(diao cha)有“龙团瓢”(又称“不拘春夏茶”)、“锭子茶”、霍尊焦”、“石印牡丹”等名号,如今仍是古老茶类中的瑰宝。
4、茶在文化中的称呼
茶在古代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有很多和文化相关的称呼。比如,茶和佛教连系在一起,被称为“禅茶”,茶也被称为“曲”,这是因为在唐代,许多人喜欢在品茶之际吟咏唐诗,饮茶时“曲子吟唱”,因此称茶为“曲”。另外,茶也被称为“饮象”,意思是喝茶能够让人思考、悟道,从而开启智慧的大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