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泥的定义
紫砂泥料中的红泥是指掺有一定量的铁氧化物的紫砂泥料,红泥颜色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调。据专家分析,红泥出现的年代比紫砂泥料更早,但使用红泥质地制成的紫砂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红泥难以制成坯料。相对而言,红泥的价值更高,制作难度也更大。
2、红泥的特点
红泥泥矿主要存在于太湖地区,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相对于其他泥料,红泥具有吸水性及透气性强的特点,陶艺师经常将其用于制作瓶身及其他小器具,制成的器具通常质地良好,安全无污染。
另外,红泥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适合用作茶具。特别是少量掺入紫泥材料,可以减缓茶汤温度下降的速度,让茶饮更加香醇。
3、红泥的制作工艺
红泥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矿场挖掘泥矿。
2. 将泥矿进行筛选、洗净,放置晾干。
3. 烧制粉碎后,将泥坯进行筛选,筛出较精细的部分,停止粗筛。
4. 按照配方进行原料配比。
5. 在混合器中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分。
6. 压制,进行成型制品,保持基本形状。
7. 进行二次精修,并加盖雕花装饰,待制品干燥后进入窑内进行烧制。
4、红泥的保养方法
红泥的表面容易受潮,不适宜与其他器皿堆放在一起,需要妥善保养。
1. 将使用过的红泥器具清洗干净,放置通风干燥处,不要直接暴晒在阳光下。
2. 定期进行清洗,可选用稀泥水、红茶水或冲泡前的茶水进行清洁,保持器壁的光滑度。
3. 如存放时间较长后使用,最好将茶具放置于沸水中小火煮数分钟,进行消毒,防止清洗不彻底带来细菌繁殖问题。
4. 如长期不使用,可将器具塞入麻袋或泡沫中,防止灰尘或者摔打。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