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砖茶砖的定义
砖茶砖,又称“茶砖”、“砖茶”,是将晒干的毛茶碾成粉末后,按比例混合,用水拌匀压制成砖形,晾晒而成的压缩茶。此种茶品外形类似于石头,因此得名“砖茶砖”。
砖茶砖的来源也是十分古老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时期。唐代的砖茶砖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采用火蒸制程,制作成砖状,常常作为亲友间馈赠礼品使用。如今,砖茶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其种类丰富多样,口感浓郁,历久弥香。
2、砖茶砖的种类
砖茶砖按其原料不同可以分为:大叶种砖茶砖、小叶种砖茶砖、异地茶相结砖、陈皮砖茶砖等。其中以大叶种砖茶砖最为常见,口感厚重醇香,富含茶多酚,具有降脂、降压、抗癌等多种功效,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按照其制作工艺不同也可以分为蒸青、窑青两种,蒸青工艺制作的砖茶砖色泽黄绿,口感清淡,窑青工艺制作的砖茶砖色泽深绿,口感浓郁,两者均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3、砖茶砖的泡法
砖茶砖泡法比较独特,需要先将砖茶砖用刀砸碎成小块,然后将小块茶放入茶具中,用沸水冲泡,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需轻轻搅动2-3次即可。特别是陈皮砖茶砖,沏泡的温度要比普通砖茶砖略高,可以在沸水中焯一下陈皮砖茶砖,然后将其装入茶具,冲入适量的开水即可,口感更加香浓丰富。
4、砖茶砖的文化内涵
砖茶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气息和丰富的制作工艺,更另有一层深刻的文化内涵。砖茶砖是贵重之物,而砸碎砖茶砖则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方式,象征着人众力量大,凝聚着团结协作与互助互爱的文化理念。
此外,由于砖茶砖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因此也被人们常常作为礼品来赠送,表示着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同时,在历史上,砖茶砖也曾多次成为国家间的礼品交流载体,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