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点茶是什么样的
茶文化在宋朝盛行,成为了人们娱乐、社交、休闲、哲学思考的重要精神内容。而给茶点焙制和备制的过程,又成为了有科技可言的一门技艺。本文将围绕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宋朝点茶的情况。
1、点茶的过程
宋代的茶点一般分为仙气和芳香两类。“仙气”是用露、寒泉浸泡香料、果料制成,有龙团饼、梅花糕、蟹黄糕等。“芳香”主要是点心品类,如煎饼果子、南果条等。点茶时,先将香料研碎,加入水中,再将水煮沸,放入茶器,用竹筷搅拌,将茶味完全发挥出来,最后再将茶汤倒入盏中, 敬客品尝。
2、茶具的使用
宋朝点茶时,茶具与品茶的方式讲究也多样化。比如功夫茶用的器具主要有茶壶、漏子、茶杯等。茶壶不宜太大,以免茶香散失,长时间保持温度也不易。漏子要有密度,不会让茶叶过小的孔洞滑出来。茶杯造型则多样,有高矮、宽窄、腰细等。而且精巧的壶、旁边的茶碾、碾盆、手掌盆等随手可得。茶品自然也是各种名优茶,如龙井、碧螺春、苏州八宝茶等。
3、茶席的布置
宋代茶食文化和茶楼文化发达之时也随之产生。茶楼的室内布置、陈设、结构,基本上套用的是当时的建筑风格,每层楼都有自己的名字。茶楼陈设极为讲究,不论茶具、用品还是装饰都别具匠心。茶楼的装饰风格也多采多姿,有简朴自然的苏杭风格,也有华丽别致的晋阳风格。
4、茶人的文化内涵
宋代文人雅士醉心于茶学的研究之中,茶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高贵情趣,他们的茶艺与茶道则承载了许多豁达胸怀、生活智慧和追求境界的成分。如唐代杨友良《茶经》、陆羽《茶经》均受到宋代文人的关注和弘扬。茶具、器皿中常常刻上唐代大儒韩愈、苏洵、苏轼等名言,泡茶亦成为诗人谈天说地、吟诗作画的重要论题。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宋代点茶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和技术指导,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文化的凝练。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茶楼之中一窥这段历史文化的典雅之美。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