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茶叶里有苦涩感
茶叶中的苦涩感源自其化学成分,特别是茶多酚。茶多酚分子包含众多的羟基,这些羟基可以形成氢键。茶多酚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后,由于茶多酚分子内部羟基之间的作用力很强,茶多酚分子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因此,轻微的沉淀形成了茶汤的混浊部分。
这导致茶叶入口时感觉到苦涩不顺畅。一些科学家指出,茶叶中的茶多酚经氧化后会形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如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色素等。这些化合物不仅仅能让茶叶变得苦涩,而且对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也有很强的影响。
2、如何减少苦涩感
鉴于茶叶中存在的苦涩味道会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制茶过程中通常会尝试减少茶多酚或其他引起苦味的化合物的含量。茶多酚含量与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储存条件等因素有关。这可以通过选取适宜的茶树品种并在适合的地理位置种植,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茶叶的生长环境、采茶时间和保存方法,避免茶叶受潮霉变。
在制茶的过程中,茶叶可以通过撞击等方式来减少苦涩味。传统的中国制茶方法包括杀青、揉捻、发酵和烘干四个步骤。特别是揉捻的步骤,可以有效地破坏茶叶细胞并释放其中的酶,加速茶多酚的氧化,从而使茶叶里的苦味得到减轻,茶汤更加醇厚爽口。
3、苦涩味对健康的影响
苦涩味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负面味道。事实上,茶叶中的苦味物质也含有多种益处,对健康有很好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多酚化合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衰老、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此外,茶叶中的茶单宁和儿茶素可以抑制口腔菌群的生长,减少了口臭和龋齿的发生风险。
4、如何品尝苦涩的茶叶
虽然苦涩味是茶叶中的常见味道,但是,任何一种茶叶过于苦涩都会影响到口感的品评。如果要尝试苦涩味比较重的茶叶,需要适度调整口感。一种方法是控制冲泡时间。若将茶叶浸泡时间过长会引起更多的茶树多酚等化合物的溶出,让茶更加苦涩。在茶叶的石英壶内冲泡,最好在1-2分钟内取出茶渣,饮用时最好加适量的糖或者蜂蜜来改善苦涩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