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高效养殖技术

百科

《河蟹高效养殖技术》是2012年5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讲解了河蟹的分布、特取环征及生态习性,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具体措施,河蟹各期仔幼蟹的培育技术,不同环境下的来自成蟹养殖技术(比如池塘养殖、池塘套养、稻田养蟹、湖泊网围养蟹、滩涂低坝高栏养蟹、草荡养蟹、河蟹越冬育肥技360百科术),河蟹饲料的供应和投喂技术,水草的种植和养护技术,河蟹疾病预防技术,蟹苗运输院渐宣天和成蟹运输等。

  • 中文名称 河蟹高效养殖技术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12年5月1日)
  • 丛书名 水产致富技术丛书
  • 开本 32

基本信息

  平装: 182来自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22131386, 7122131386

  条形码: 9787122131386

  商品尺寸: 19.8 x 13.8 x 1.2 液苏战兵孩算周cm

  商品重量: 181 360百科g

内容简介

  《七待固示阻水产致富技术丛书:河蟹高效养殖技术》内容简介:作者为业内知名专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实验,并深入基层形接那赵吸衡兴众令学简结合民间专家的经验编著成此书。内容科学、新颖、实用,是广大渔农的必备手册。

  《河蟹高效养殖技术》重点介绍河蟹的仔幼蟹培育和成蟹养殖技术,还兼顾了河蟹饲料的供应及水草的种植技术,对河蟹的疾病预防治疗和运输也作了一定的介绍。

  本书内容新颖,技术全面,养殖方案实用有效,可操作性强,适合全国各地河蟹养殖区的养殖户参考,对水产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河蟹的分类地位与分布特点1

  第二节河蟹的特征2

  一、头胸部2

  齐官财夜入困二、腹部3

  三、附肢3

  四、复眼4

  五、口器5

  第三节河蟹的生态习性5

  一、河蟹的食性5

  二、横行与穴居7

  三、鳃与泡沫8

  四、蜕壳与生长来自9

  五、自切与再生10

  六、洄游与生殖11

  七、感觉和运动12

  八、对温度的适360百科应12

  九、对光线的适应12

  第四节河蟹各阶段的特点13

  一、溞状幼体13

  二、大眼幼体13

  三、幼蟹14

  四、成蟹16

  五、抱卵蟹17

  六、软壳蟹17

  第五节河蟹种苗质量和种质资源17

  一、河蟹的种质资源概况17

  二、河蟹种质资源退化及苗种质量下降的表现18

  三、造成种质资源退化及种苗质量下降的原因19

  四、保护种质资源和提高苗种质量的举措20

  第六节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措施22

  一、及时调整养殖模式2青树给没承国红2

  二、主动调整养殖技术22

  三唱杨判料领育、注意调整放养规格23

  四、设法调整养殖成本24

  五、科学调整投饲方式24

  六、科学调整防病观念静而肥作祖触24

  七、正确调整消毒方式25

  八、适时调整养殖品期测范用根例派源护把集种25

  九、提前调求米唱打整混养方式26

  十、正确调整市场导向26

  第二章河蟹仔幼蟹的培育27

  第一节仔蟹阶段的特点27

  第二节仔幼蟹培育的意义和方式28

  一、仔幼蟹培育的意义28

  二、培怎酒审列书育的方式30

  三、网箱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31

  四、水泥池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32

  五、土池露天培育仔幼蟹的技术要点33

  第三节仔幼蟹培育的准备工作34

  一、做好统筹安排工作34

 领光又具划错件直 二、建池35

  三、增氧等孙培京位设备35

  四、微喷技术的应用36

  五、栽种水草38

  六、其他设施38

  第四节仔幼蟹的饵料来源及投饲技术39

  第五节大眼幼体的鉴别和运输40

  一、大眼幼体述协味伯迅总担胜跑质量的鉴别40

  煤脱打证出扩调身容二、大眼幼体的运输42

  第六节仔幼蟹的培育42

  一、水体培肥与调试42

  二、大眼幼体入池43

  三、仔蟹培育43

  四、幼蟹培育46

  五、幼蟹的出池还应唱安与运输48

  第三章河蟹成蟹的养殖50

  第一节池塘养殖河蟹50

  还校别百讨年测致知宪一、蟹池条件50

  二、防逃设施51

  三、池塘清整、消毒52

  四、种草养螺54

  五、放养蟹种55

  六、饲料投喂55

  七、调节水质58

  八、日常管理59

  九、蟹病防治60

  第二节池塘混养60

  一、池塘混养的原值节左理60

  二、河蟹混养的原则61

  三、混养池塘环读全外具境要求61

  四、防逃设施62

  五、四大家鱼亲鱼或成鱼塘混养河蟹62

  六、蟹鲌混养技术63

  七、蟹鳜套养技术66

  八、河蟹和青虾套养71

  九、河蟹与小龙虾混养73

 良声什玉保吃结述乱免陈 第三节稻田养蟹77

告助成双  一、稻田养殖河蟹的原理77

  二、稻田养殖河蟹的特点78

  三、养蟹稻田的生态条件79

  四、田间工程建设80

  五、水稻栽培技术82

  六、稻田培育蟹种技术84

  七、扣蟹养殖成蟹技术85

  八、当年蟹苗养成蟹87

  九、管理措施88

  第四节湖泊网围养蟹90

  一、湖泊的选择90

  二、网围地点的选择91

  三、网围设施92

  四、除野92

  五、种植水草,保护水草资源92

  六、蟹种放养93

  七、饲养管理93

  第五节滩涂低坝高拦养蟹95

  一、低坝高拦的养殖优势95

  二、地点选择95

  三、工程建设96

  四、防逃设施96

  五、除野96

  六、水草养护及隐蔽物设置97

  七、蟹种放养及配养鱼投放97

  八、科学投喂97

  九、日常管理98

  第六节草荡养河蟹99

  一、草荡养殖河蟹的优势99

  二、草荡的选择100

  三、草荡的改造100

  四、清除敌害101

  五、蟹种放养101

  六、饲养管理102

  第七节河蟹越冬育肥技术102

  一、蟹池建设103

  二、密度要求104

  三、饵料投喂104

  四、精细管理105

  五、及时销售106

  第四章河蟹的饲料与投喂107

  一、植物性饲料107

  二、动物性饲料107

  三、积极寻找现成的饵料108

  四、收购野杂鱼虾、螺蚌等109

  五、人工培育活饵料109

  六、种植瓜菜117

  七、充分利用配合饲料117

  八、提高河蟹配合饲料的利用率120

  第五章水草与栽培122

  第一节水草的作用122

  一、模拟生态环境122

  二、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122

  三、净化水质123

  四、隐蔽藏身123

  五、提供攀附123

  六、调节水温124

  七、预防疾病124

  八、提高成活率124

  九、提高品质124

  十、有效防逃125

  十一、消浪护坡125

  第二节水草的种类125

  一、伊乐藻125

  二、苦草126

  三、轮叶黑藻126

  四、金鱼藻127

  五、菱127

  六、茭白127

  七、水花生127

  八、水葫芦128

  九、紫萍129

  十、青萍129

  十一、芜萍129

  第三节种草技术129

  一、种草环境129

  二、品种选择与搭配130

  三、种植类型130

  四、栽培技术131

  五、栽培小技巧132

  第四节不同水草的种植方式133

  一、伊乐藻的种植133

  二、苦草的种植135

  三、轮叶黑藻的种植137

  四、金鱼藻的种植138

  五、空心菜的种植138

  六、菱的种植139

  七、茭白的种植139

  八、瓢莎的培育139

  九、水花生的培育140

  十、水葫芦的培育140

  第六章河蟹的病害防治141

  第一节病害原因141

  一、环境因素141

  二、病原体侵袭142

  三、自身因素142

  四、人为因素143

  第二节河蟹疾病的防治措施144

  一、严格抓好苗种购买放养关144

  二、做好蟹种的消毒工作145

  三、做好饵料的消毒工作145

  四、做好食场的消毒工作145

  五、消毒工具146

  六、对水草进行消毒146

  七、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146

  八、加强饲养管理147

  九、利用生物净化手段,改良生态环境147

  十、水温控制148

  第三节幼蟹病害的防治148

  一、幼蟹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148

  二、幼蟹的病害及其防治150

  三、河蟹上岸症154

  第四节河蟹幼蟹至成蟹阶段的病虫害防治157

  一、黑鳃病157

  二、蟹奴158

  三、纤毛虫病159

  四、水霉病161

  五、水肿病161

  六、颤抖病162

  七、步足溃疡病165

  第五节幼蟹生长停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66

  一、幼蟹生长停滞的原因166

  二、"懒蟹"的预防167

  第六节蜕壳与管理168

  一、蟹苗的蜕皮和幼蟹的蜕壳169

  二、幼蟹蜕壳期间的管理170

  第七章河蟹的捕捞与运输172

  第一节河蟹的捕捞172

  一、捕捞时间172

  二、地笼张捕172

  三、手抄网捕捞173

  四、干池捕捉173

  第二节河蟹的运输173

  一、蟹苗的运输173

  二、幼蟹的运输176

  三、商品蟹的运输177

  四、抱卵河蟹的运输178

  附录179

  养蟹三字经179

  参考文献182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