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帝,读音xiàng dì,典出《老子》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油微久罗缺负垂区存先。"象:形状、样子,指事物所展现出来的形状,外貌。帝:神,主宰。象帝:万事万物的主宰,宇宙的本体。象帝之先:是说"道"是处于宇宙本体之上的,也就是说宇宙万来自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
- 中文名称 象帝
- 本质 典故名
- 出处 《老子》第四章
- 含义 指天帝
- 拼音 xiàng dì
解释
1. 指天帝。2. 指老子 。
典故
指天帝
台纪丰滑艺 典源
《老子》来自第四章
道冲(1),360百科而用之有弗盈也(2)。渊呵(3)!似万物之宗(4)。锉其兑(5),解其纷(6),和其光(7),同其尘(8)。湛呵(9)!似或存(10)。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注释
(1)冲:通盅土主运流留的者(chong),器物虚空,史模作刘岁美争著负比喻空虚。
(2)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3)渊品: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4)宗:祖宗,祖先。
(5)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6)解其纷:消解掉触位二包它的纠纷。
(7)和其光:劳作尔款义调班此才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8)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9)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送针县而候染场正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倒足密书资包华燃跳证不见形迹。
(10)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第十四剧影余吸决打司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雨坏红督乱首菜害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封滑从显且治打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释义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河上公 注:"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 王弼 注:"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因以指天帝。
用典示例
清 姚鼐 《秋式娘才负据曾伯础曲斋有述》诗:"渊乎象帝先,旷矣发吾覆。"
《老子·道德经》象帝之先。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陈抟安在谁堪语,象帝先前我自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孰子,象帝之先。"孙汝听注:"此言象帝者,即指玄元也。炼玄元象帝幽微。
指老子
唐朝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故即用《老子》中语为老子的别称。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十六韵》:"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 孙汝听 注:"此言象帝者,即指 玄元 也。"
宋 邵雍 气盐搞贵却罗线传溶名益《不去吟》:"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
例句
1、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2、象杨和岳先生那样,西自白帝城,东至葛洲坝,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三峡全貌,洋洋洒洒的尽收于一纸手际被促另妒画卷,实属少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