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板桥是来自苏州城区东南360百科部的一座古桥,位于葑门外,跨葑门塘。 北接吧队补安队五葑门横街,南茶基土范快堍塘岸与桥同名。它是苏州葑门外最繁忙的步行桥。
- 中文名称 红板桥
- 外文名称 Hongban Bridge
- 位置 苏州城区东南部
- 跨河 葑门塘
- 桥长 17米
地理位置
红板桥位于苏州城东南葑门外,跨葑门塘。 北接葑门横街,南堍塘岸与桥同名。
地名典故
旧为木板桥,桥栏髹以红漆,故名。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红栏三百九触西末孙获本审连备手万十桥",盖唐时桥梁多来自为木结构,且用红漆髹之。
历史沿革
始建于唐宋年间,一说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十一年(1872),一位亲自设计建造红板桥"朱来自公馆"的主人、台湾大学文学院燃兴职改简资空院长朱立民的祖父(上海外国语360百科学院朱韵清教授的外祖父),把破旧的小桥建成了一座坚固的石桥。 宣统二发茶孙销找年(1910)由乡里人捐资对桥进行了整修。民国18年又增加了铁铸的栏杆。
在能够包含苏州城外的近现代地图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所绘的《苏州巡警分区全图》、民国三年(1914)《新测苏州城厢明细全图》、民国十年五月(1920)《最新苏州城厢明细全图》均绘入了红板桥。
桥梁现状
现桥为石级单孔桥。长17米,底宽2.边这所村传改5米,顶宽1.9米,跨度5.6米,石级北坡11,南坡16。铁柱铁栏,铸铁漏花板,铸有"延年益寿"字样。条石板梁两侧,刻有楷书"红板桥"三字,字外各加圆圈。两旁刻有小字"同治十一年五月重修","宣统二年,里人捐资重建,红办保息安节局"。

地名外汉总杨常运风副划坚介延
红板桥亦为街巷名,位于红板桥南堍沿河,北濒葑门塘。东接里河桥(弄)折南口呈直角,西以西肖堡场北口为界与徐公道阶层桥(弄)相连,中段有向南支弄通东肖堡场。弄东首有名医许伯安故居。弄长94米,宽5~6米,1980年改弹石路面的低它措房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