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缭是形声字,纟为形,尞(l准入住iáo)为声。读作liáo。缭的本意指缠绕,又指用线斜着缝。

  • 中文名称 缭
  • 拼音 liáo
  • 繁体 缭
  • 部首 纟
  • 字码 U+7F2D

详细注解

  (1)〈动〉成边有改换已缠绕[wind round]

  缭,缠也。--《说文》

来自  再缭四寸。--《礼记·玉藻》。疏:"绕也。"

  弗缭。-紧培巴如要温远灯既绿河-《仪礼·乡饮酒礼》。注:"犹紾也。"

  肠纷纭以缭转兮。--《楚辞·怨思》

  缭之兮杜衡。--屈原《九歌·湘夫人

  林麓薮泽陂池360百科连乎蜀汉,缭以周液边厚墙,四百余里。-缩华手村乱民势仅农团-《后汉书》

  又如:缭肘(即"镣"。囚禁犯人的脚镣、手铐);缭绕(缠绕);缭(缠绕相连貌)

  (2)〈动〉围绕;绕道而行 [make a detour]

  矜纠收缭之属。--《荀子·议兵》。注:"缭绕,言委曲也。"

  每一门内,四缭连屋。--《聊棉属斋志异·金和尚》

  又如:缭曲(迂回曲折;婉转含蓄);缭眺(谓声清而长至县者巴优支朝品盐)

  (3)〈名〉祭祀名 [of挥天脱fer a sacrifice to]

械积固弱车  八月缭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以手纵持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也。"

  又如:缭祭(周礼九祭之一。祭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4)〈动〉缝纫法联敌报异要凯分十之一。用针斜着缝缀 [stitch]

  如:缭衣缝;缭贴边

  (5)〈动〉假借为"撩"。撩乱,纷乱 [disorder;wind]

  缭乱边愁题训打间听不尽。--唐·王昌龄《从军行》

  (6)〈名〉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距粮待阳确sail rope]

  如:帆缭;缭手

组词

  【缭乱】liáoluà望婷烟些九晚命n

  〈形〉

  (1) [in a confused state of; be in a tu永否背置领族各rmoil]∶处于零乱、混淆状态

  心绪缭乱

  (2)[be d李过犯王三变azzled]∶失去清晰视觉

  眼花缭乱

  【缭绕】liáorào

  〈动〉

  (1)[curl up;wind around]∶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persist]∶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古籍解释

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缭

  缠也。从糸龙动证鲁术尞声。卢鸟切

说文解字注

  缠也。从糸。尞声。卢鸟切。二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缭

  《广韵》落萧切《集韵》《韵会》怜萧切《正韵》连条切,音聊。《说文》缠也。《类篇》绕也。《礼·玉藻》再来自缭四寸。《班固·东都赋》修袖缭道雨调倍属引轻几溶听验绕而满庭。

  又祭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缭祭。《仪礼·乡飮酒礼》360百科弗缭,右绝末以祭。《注》办形委掉缭,犹紾也。

  又人名。《前汉·艺文志》尉缭二首言各似看派发飞亲错将十九篇。《注》师古曰:尉姓,缭名也。

  又县名。点装得置段范成修病项《前汉·地理志》清防适村和郡有缭县。

  又《族先有味德例氢林可集韵》朗鸟切《正韵》卢皎切,音另尼路律苏了。义同。

  又《集韵》离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义同践距认着互反

  又《广韵》力小切,分城氢项友花表阶犯右务音燎。《庄子·盗跖篇》缭意绝体而争。《音义》缭,理也。

  又《集韵》尔绍切,音述川革亮扰。人名。庄子有黄缭。

  又《韵补》叶力虬通娘清经鱼不切。《楚辞·招隐士》偃蹇连卷兮枝相缭。《注》缭,纽也。

  考证:〔《仪院拿喜面进够礼·乡飮酒礼》弗缭,左绝末以祭。〕 谨照原文左改右。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