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燠:热。

举例:

寒燠均 霜来自露改 右高原 左大海 摘自《三字经》

【译文】我国地处寒、温、热三带,主要部份在温带,冷暖均匀,冬霜夏露会随着季节的改换而变化。当你面向南方,那么右边是高原,左边南欢奏护方频远段是大海。

  • 中文名称 燠
  • 拼音:  yù
  • 注音: ㄩˋ
  • 繁体字 燠 

基本信息

  燠的拼音: yù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火 燠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16

  笔顺:捺撇撇捺撇竖折捺撇横竖撇捺横撇捺

  五笔86:OTMD

  五笔98:OTMD

  五行:火

  UniCode:U+71E0

  四角号码:97884

  仓颉:FHBK

  GBK编码:ECDB

  规范汉字编号:6171

基本解释

  ●

来自  yù ㄩˋ

  ◎ 暖,际校许空热:燠热(闷热)。寒燠失时。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来自〈形〉

  (1) (形声。从火360百科,奥( yuè)声。本义:温暖)

  (2) 烈损延业同本义 [warm]

  燠,热在中也。--《说文》

  燠, 暖也。--《尔雅》

  曰燠。--《书·洪范》。传:"火气也。"

  安且燠兮。--《诗·唐风各单·无衣》

  问衣燠寒。--《礼记·内则》

  鸟何燠之。--《楚辞·天问》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书获歌茶·洪范》

  (3) 又如:燠日(温暖的太阳);燠沐三呼(温暖湿润)

  (4) 故房读十职热 [hot]

  若乃炎风之燠,夏日之长,寻头扑面,入袖穿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燠疾(热症);燠暑(炎热);燠学论孩鲁更失抓危蒸(闷热如蒸);燠热(炎热;闷热)

  词性变化

  ◎ yu

  〈动〉

  使温暖;使热 [warm]

  吾言如治疾…凉疾至,燠之身善乱银乙吃别地硫展。--清· 龚自珍《凉燠》

项一安财蒸析我汉语字典

  [①][yù]

  [《广韵》於六切,入屋,影。]

  [《广韵》乌晧切,上晧,影。]

  [《广韵》乌到切,去号,影。]

  (1帝频述死革)暖;热。

  (2)使温暖;使热。

  (3)腌藏食品的一种方法。将肉类在油中熬熟,拌以盐、酒和佐料,茶制鲁日油渍在瓮中,以备取跑子时情举土食。

  (4)通"隩"。谓入屋室。

 每十状 [②][yù]

  [《集肥血条规数保韵》威遇切,去遇,影。]

  见"燠2休"。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灹䈰《广韵》於六切《集韵》《韵会》《正心拉良围跑表氢景值韵》乙六切,$音郁。《说文》热在中也。《尔雅·释言》燠暖也。《注》今江东通言燠。《书·洪范》众白关灯娘历量业须曰燠曰寒。《前汉·王褒传伟杂女》不苦盛暑之郁燠。

  通作奥。《诗·唐风》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注》奥本又作燠。

  《小雅》日月方奥。《礼·内则》问衣燠寒。《注》燠本又作奥。◎按汉书五行志李寻王莽传,燠皆作奥。

  与隩同。《书·尧典》厥民隩。《史记·尧本纪》作其民燠。《集韵》或作㋉。

  《唐韵》乌到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到切,$音奥。义同。

  《广韵》燠釜以水添釜。

  《集韵》威遇切,音妪。燠休,痛念声。或作噢。

  《集韵》《类篇》$於求切,音忧。义同。《左传·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注》燠休,痛念之声。《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释文休,虚喩反。燠,徐音忧。

  於到反。

  乙六反。三音皆可读。《集韵》或亦作奥。

  《广韵》《集韵》$乌皓切,音袄。《广韵》甚热也。

音韵参考

  [上古音]:觉部阙母,iuk

  [广 韵]:乌晧切,上32晧,ǎo,效开一上豪影

  [平水韵]:上声十九皓·去声二十号·入声一屋

  [粤 语]:juk1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