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伤的知识人》是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远。
- 书名 负伤的知识人
- 作者 陈远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2年2月1日
- 页数 347 页
基本信息
作者:陈远 著

出版社: 商务印来自书馆; 第1版 (2012年2月1日)
丛书名: 概宗字标民国人物评说
页数: 347页
开本: 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ISBN: 9787100086714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学者陈远历年来历史随笔选集。延续其研究知识分子的理路,内容涉及民国历史上的大学校长梅贻琦、蔡元培、司徒雷登;报业巨头张季鸾、吴鼎昌、王芸生,以及新旧交替析免较配纪之间的知识分子黄炎培、梁漱溟、冯友兰和解放区成长的知识分子贾植芳、李新、周而复等人。作者在考察这些知识分子命运时,力求在有新材料的支撑下推陈出新、独360百科出机杼。另外附有作者与李泽厚、余英时、许倬云、唐德刚等四位在世界华语范围内大师级前辈的斯对话,读来启人深思。
作者简介
陈远,史学研究者、资深媒体人,现为《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等题目。多年进行民国史、知识分子研究。文章散见于《南方都市报》《温故》《财经网》《凤凰周刊》《随笔》《南方周末》《中国周刊》,并数次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被多家选本选录。主要著作:《被忽略的大师--来自李宗吾传》《道器之辩》《逝者如斯未尝往》《逝去的大学》《斯人不在》《消逝的燕京》《在不美的年代里》《穿越美与不美》。
图书目录
序
教育当年
清华风物今安在?
不同的判紧决增大学,相同的命运
令人怀念的老报馆
家学的消亡
看那一群风流的人物
老南开人的一代风骚
北大110周年校庆的反思
昔日教育家
胡适日记中的学潮
胡适不宽容的一面
梅贻琦的选择
生死皆寂寞的教育思想家
"性"博士的文觉倍金河怕化气魄
蒋梦麟:联合中的现实考虑
梅贻琦:西团你就刘雨击失守判投需南联大的真正掌舵人
司徒雷登:燕京大学的灵魂
360百科 负伤的知识人
黄炎培:以教育始,以政治终
此八齐氧容句员般师生此般情
在学才衣国术与气节的跷跷板上
被辜负的爱国心
梁漱溟的骨气和底气
历史的吊诡
费孝通的两个世界
刀割到自己系地盾干酒活及写压鲁无方觉痛
贾植芳:负伤的知识人
赵俪生:一二·九知识分子的歧路
关于季火思强争羡林去世的几点思考
广陵花相升室喜元保劳重散从此绝矣
换个角度读历史
长亲严控衣七守坏钢上 蔡元培为什么能够做缺半如万成最成功的教育家新解
广品否晚严克谁米 由燕京大学想轻六看市到的
"北大是常为新的"新解
西南联大:不是最好的学校
郑天挺"奉调"南开探微
势利的历史
费正清为什么反对缺矛显陆控李约瑟
出山与在山
出山不比在山清
蒋介石:总汽利群统原来是常人
章乃器:在想管溶苏零政治和经济的天平上
傅泾波:站在司徒雷登身边的人
大公报四巨头
读书札记
两相比较读《家书》
家书中的历史
知道的和说出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新回忆录的一致与不一致
仅有理念是不够的
自由不在彼岸,而在于争取
道与势之间的党人之争
一杯毒酒,他却甘而风国明销丰教立植家之如饴
陶菊隐又如何?
氢民验负丰斗 一边心凉一边眼热
顾颉刚的方法李泽厚的思想
"不采苹花即自由"
与前辈谈
当代频考矿怀社华语学术界四大重镇思想的精华。
李泽厚:《论语》非圣经
余英时:《论语》只能"冷读",不能"热读"
许倬云:《万古江河》是思乡,更是对中国的期望
与唐德刚先生聊历史
后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