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角龙

百科

泰坦角龙(学名:Titanoceratops)是角龙科恐龙的一属,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目前仅发现一个化石,正模标本(编号OMNH 10165)包含:部分身体合抓防骨骼、以及部分头颅骨与下颌,原本被编入于五角龙的一个标本。

  • 中文名 泰坦角龙
  • 生存时期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
  • 学    名 Titanoceratops
  • 类    别 角龙科恐龙

简介

  泰坦角龙(学名:Titanoce来自ratops)是角龙科恐龙的一属,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硫才酒食呢室席义古,生存于 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目前仅发现一个化石,正模标本(希创编号OMNH 1016军尽仅怀流5)包含:部分身体骨骼、以及部分头颅骨360百科与下颌,原本被编入于五角的一个标本。

发现与命名

  在1941年,奥克拉荷马州大学的古生物学家John Willis Stovall、与研究生沃·兰斯顿(Wann Langston)、Donald E. Savage等人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县发现一个且硫大型角龙类的化石。由于同一地层也发现五角龙的化石,他们将这个标本编入于五角龙。详细的发现地点已遗失。之后,保存标本的奥克拉荷马州自然史博物馆(又名山姆诺贝尔博物馆)参考这个化石,而在馆内建立一个骨架模型,标名为五角龙。根据重建后的结果,这个标本的头颅骨长3.22米,被视为最大型的五角龙标本,也是已知最大型的陆地动物的头颅骨。在1998年,T卷一听围断础厂氢审米往homas Lehman重新研究这个标本,认为它们属于五角龙,并估计出较短的头颅骨估计值,长度约2.9米。

  在2009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重新研究沃·兰斯顿的当年笔记,试图找出这个五角龙标本的最初挖掘地听混严随啊不液给与绿点。朗里奇等人认为化石属于弗鲁特兰组(Fruitland F创织培坐植地厚火血白ormation)上层或基德兰组(KirtlandFormation)的下层,地质年代约7450万到7370万年前,相当于晚白垩纪的晚坎言脸说洲象甚场队掉潘阶;他们也发现这个头颅骨与五角龙有差异。在2011年,尼可·郎里奇将这个化石建立为新属,模式种是乌拉诺斯泰坦角龙(T. ouranos)。诉觉裂浓属名意为"泰坦的有角面孔",意指它们的巨大体型;种名则是以泰坦神之一的乌拉诺斯为名。

叙述

  泰坦角龙来自的头颅骨,比最大型的三角龙头颅骨还大了15%,显示它们是种相当大型的角龙类恐龙,完整身长估计约9米。360百科眼睛上方的额角相当笔直,长度为105厘米。脸颊两侧各有一个突出部,长度为12厘米。鼻角则较小。后肢的股骨长108厘米胫骨长78厘米。

物及算迅该

  尼克·朗里奇在命名泰坦角龙时,将它们归类于开角龙亚科的三角龙族(Triceratopsini)演化支,三角龙族还包含:始三角龙、三角龙、牛角龙;牛角龙可能是三角龙的异名。泰坦角龙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三角龙族恐龙。在2010年,汤玛斯·荷兹(Thomas R. Holtz, Jr.)发现泰坦角龙非常类似始三角龙、白杨山音那失适货角龙,三者生存于相同时代的相同地区,它们可能是相同动物。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