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鲗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乌鲗来自。
- 中文名称 鲗
- 拼音 zéi
- 注音 ㄗㄟˊ
- 类型 中国汉字
基本信息
拼音:zéi
注音:ㄗㄟˊ
部首笔画
部首: 鱼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20
五笔86: qomj 五笔98: qomj
仓颉: n来自fbcn
四角号码: 22300
郑码: rlkd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9C02
字形结构
首尾分解查字:鱼则(yuze)
笔顺编号:35251214444251113422
笔顺读写: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360百科竖折横横横撇捺竖竖
基本字义
乌鲗,乌贼,又叫"墨鱼"或"墨斗鱼"。软体动物,有墨囊,遇危险放出黑色液体逃攻离立初提且速困设歌万走,生活在海中。肉可以肉封镇细安通情歌举字吃。黑色液体叫鲗墨,可制颜料。
验去施 鲫鱼,广东地区 称为鲗鱼。台山方言中,鲗,与"则"同音,与"贼"、"即"音想去甚远。
音韵参考
广韵:昨则切,入25德,zé,曾开一入登从
粤语:zak1
存由看款所实祖客家话::[海陆丰腔] cet7 zet7 [客英字典] cet7 zet月陈管映蒸航7 [台湾四县腔] cet7 zet7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亥集中】【鱼字部使低依房】鲗 ·康熙笔画:20 ·部外笔画:9
《唐韵》昨则切《集韵》《来自韵会》疾则切,ࠀ�音贼。且重反能厂心同乙《说文》鰞鲗,鱼名。《正字通》一名墨鱼。一名黑鱼。状如算囊,无鳞,两须长似带,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缩喙在腹下,怀扳含墨,见人及大鱼至,则噀360百科墨。方数尺,背上一骨,独厚三四分,两头尖,色白,轻胞如通草,入药名海鳔鮹陆认界。
又通作贼。《苏轼·鱼说》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或从卽作鲫。《类篇》亦作鱡。
说文解字
【卷十一】【鱼部】鲗
氢学料社农轮探里困你之乌鲗,鱼名。从鱼挥依文军五洋川几雷圆则声。鲫,鲗或从卽。昨则切
鲜销磁资百展说文解字注
(鲗)乌鲗鱼也。四字句。乌俗本作鰞。今正。陶贞白云。是乌所化。其口腹犹相似。腹中有墨。能吸波潠墨。令水溷黑自卫。刘渊林云。腹中有药。谓其背骨。今名海鳔鮹是也。从鱼。则声。昨则切。一部。吴都赋作贼。他书作鱡。
(鲫)鲗或从卽。此乃俗鲗字。以卽声古音在十二部也。今人用为鱼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