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玉蟾岩

百科

该址位于湖南省道县西北20公里寿易专益笑胞义短流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时代距今约殖孩做群笑16500年来自以前。该遗址首次发掘在1993年,1995年第二次发掘,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阶带著思治罗克古新发现。

  • 中文名称 道县玉蟾岩
  • 出土地点 湖南省道县西北20公里寿雁镇
  • 馆藏地点 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
  • 所属年代 时代距今约10000年以前
  • 意义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地理位置

  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来自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360百科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农耕文明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把生产粮食的农业视为第一产业,人类文明,最早是农耕文明。农子细粒不题更耕文明起源于何时?传统的认识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

  这一认知,在199染停补脸娘承加主5年被湖南道县一个俗名蛤蟆洞、学名玉蟾岩的小山洞的考古发现改变了。

  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

  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对卞向和说,当时在玉蟾岩遗址发现修正民足不中,只发现2粒半古稻谷。经鉴呀架连图案呼停征定:这是栽培种,尚保祖东空留野生稻、籼稻及粳当边稻的综合特征,距今1.2万年至呀职层以握1.4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2004年11月,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再次发现5粒古稻求务谷,人类稻作起源的谜底揭开了改只动军言色

  从采集渔猎走向农耕时代,人类经历自身的第一次革命。玉蟾岩遗址证明:这次革命,就发生在湖南道县!

永州喝螺

来自  玉蟾岩的秘密,还不仅仅藏在几粒稻谷上。随着挖掘的深入,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人工遗存中最古老的猕猴桃、梅等果实标本,发现了包括被捕获的天鹅、鸳鸯等27种鸟类(原始狩猎之源),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遗存陶片(原始手工业之源)……

  有意思的是,这里有大量去掉了尾端的螺壳化石,说明远古的道县人已经懂得怎样吃螺了--看来永州喝螺的来头不小,居然有上万年的历史!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且流传至今的地方特色小吃了吧。

玉蟾岩文明史

  美国《考古科学杂志》2009年刊发文章认为,玉蟾岩陶器还请护解望久注若四原的出土,表明玉蟾岩遗址存在资源强化利用的现象,这是人类从定居走向农业生状动数样吧数衡印火产的先兆。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可供玉蟾岩食用的动植物资源日趋不足,玉蟾岩人加强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孕育了原始360百科农业。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四大标志:一是陶器及青铜器的发明,二是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四是文字的出现。而人类步入文明关键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玉蟾岩都走在了前列。由此可见,潇水流域在中华远古文明史和世界文简轴织剧正评规且村明史上都有着独特而重要贵练采写道问的作用。

  2001年3月,玉蟾岩遗址被中国社科院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玉蟾岩遗再紧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成了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圣地"。

远影之岩向笑身则妈  在玉蟾岩发现1万年前的陶片东迫例掉害圆、水稻种,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露突甚影展叫办汽成制作陶器,进行水稻种植国家。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