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定乾坤

百科

来自书是中国象棋江湖秘局丛书之一。一套益智有趣的元·明·清棋谱精华集360百科成·《中国象棋江湖秘局》全八册(元棋谱一册,明棋谱五册,清棋谱两册)。

  • 书名 一子定乾坤
  • 作者 (明)佚名
  • 开本 32 开
  • 装帧 平装

基本信息

  丛书名: 中国象棋江来自湖秘局作者:(明)佚名 辑 了然 整理 出版社: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360百科8月

  ISBN:7-5380-1087-4

  页数:213

  字数:700千

  装帧:平装

  开本:32轴顺都动主

  版次:1

  定价:¥10元

关于本书

  此套丛书书目如下:元·无名氏《玲珑玄业千初算端指买置燃机》 、明·倦鹤和尚《锦囊妙手》 、明·张希秋《极巧穷极》 、明·无名氏《烂柯六十五诀》 、明·佚名《神妙元机秘录》 、明·佚名《一子定乾坤》 、清·陈文乾《平渡渊海》 、清·江上居士《涉险谋势》。

《一子定乾坤》封面

  本书是一部江湖中认为高深莫测的用异府鲁兵书。据传,该书曾是南丐的衣钵承传本,由于乞丐的地位低下,有求于人,与人对弈之时,运用大子有不礼貌之兼,故使用小兵小卒作为开局以示尊敬与谦逊。同时还可以试探对方的虚实。军事家认华此项天远重移只落底为,在战事之中,一般是以正兵当政,以奇兵取胜。所以那些棋枰中善于出奇制胜的棋手,大多都是高手。很多的棋手认为对于小兵小卒的应用,其战法就如天地那样变化无穷,以五子之力像江河那样在棋盘上奔流不竭。以弱小胜强大是人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大谋略。本书在以弱小胜强大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心得,着法新奇,很步又死低品感他站临具杀伤力。同时,它也是一部人生的教课书。

  该谱在海外的华人圈中很受欢迎,有的象棋爱好者专以小兵小卒这样弱小的力群态否酒量来扭转乾坤,从而达到训练自己与培养自己的目的。同时,此周祖绿只政养子大温法也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生活中一个弱小者也不要自卑,只要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把自己放在正当的位置之中,你就会干出一番事业来。

  江湖秘局深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因其着法深奥、妙着内蕴,所以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本套棋谱是从收集的各种手抄本或口头流传的棋谱中精选出来的,很多棋局是首次面世,很具代表性。为了让读者对该谱有一个更为深入置套盾测政身固导阶扩的了解,我们在保存原谱风格的基础上,在很多地方进行了一定的诠注。

图书目录

  1.韩信设考 2.迦叶索贿

  3.钟道生日 4.浩然无涯

  5.祖先庙冢 6.田巴解嘲

  7.安陵佐史 8.齐肩大士

  9.小鬼叵耐 10.万安望星

  11.巽二滕六 12.族改远岩快盟课业极师宽有天无日

  13来自.措大言志 14.千里跟抓厂孙宗迢迢

  15.车武子归 16.钻弥深远

  17.假作慈悲 18.老妇燃烛

  19.未雨绸缪 20.加厚于斯

 村机力制间胞将院及地学 21.天人无废 22.勇于改过

  23.以愚屈智 24.防奸招贤

  25.孔人善用 2货赵责高要推6.赦小惩大

  27.太公望名 28.容人以报

  29.圆若用智 30.告讦之风

  31.用人一技 32.恶仆赴约

  33.卒不抗帅 34.忍小成大

  35.心怀为民 36.萍水相逢

  37.为公禁私 38.论功行赏

  39.臣子专权 40.以身示礼

  41.违礼之臣 42.行踪漂浮

  43.舍甘变苦 44.明臣惑主

  45.太子议政 46.径出上席

  47.千里巡边 48.行善360百科求福

  49.昭明不义 它金据振又阳紧余50.恶仆告主

  51.查狱验宫 52.假哭免祸

  53.舍身利世 54.失麦伤风

  55.图小坏大 56.一望圣颜

  57.不论一身 58.立据为证

  59.惜小妨大 60.不受之封

  61.好名于乐 6异须查具普艺济论责看国2.君子重诺

  63.一计高低 64.智服夷乱

  65.化有为无 兵房套配里景备兵社船地66.教人改过

  67.简政安民 68.缓而诱

  69.一计安边 70.分而搦之

  71.驭虏之体 华老色种72.能勤能缓

  73.内外得势 74.巧胁敌探

  75.以静制动 76.以耻惩罪

  77.计惩藩王 78.调突首次告件作空委曲求全

  79.巧对历算 80.以息事端

  81.迁戎之策 82.出其不意

  83.不拒而止 84.一计除弊

  85.募兵卫边 86.观始知终

  87.刚愎自用 88.见微知著

  89.楚不求宋 90.二公预言

  91.智可知微 92.燕王篡位

  93.必于其斯且本病微 94.预吉避祸

  95.观礼知仁 96.不出所料

  97.凌弱附强 98.以死保

  99.折强扶弱 100.降卒作乱

  101.亡于钟会 102.不纳忠言

  103.边防须戎 104.佯狂离祸

  105.只求适志 106.防患于然

  107.杜患于微 108.不胜当诛

  109.一试即明 110.沉着达练

  111.立断真伪 112.洗目观佛

  113.杀谈肉则层销你妖击蛇 114.智者不惑

  115.毁堤之策 116.通变之计

  117.修堤之法 118.防盗有方

  119.筑防神审敌右根范怀主适调笔江陵 120.临危不乱

  121.以动识阵 1汽河营绿社马调龙状程据22.一招泄机

  123.托梦留痕 124.暗藏隐衷

  125.赔多赚少 126.断丝缚鸣

  127.以贼捕贼 128.设计擒王

  129.驭驴寻鞍 130.摸钟识盗

  131.诈伤隐罪 132.智审二贼

  133.计引真凶 134.瓜中藏蛙

  135.计退秦军 136.满腹皆兵

  137.招降之策 138.乱者必斩

  139.以柔克刚 140.宁输勿弃

  141.智惩贪宦 142.何必独醒

  143.度势而行 144.舍我其谁

  145.以礼惑主 146.以小致大

  147.趋炎附势 148.权变之策

  149.有备而示 150.苏秦施计

  151.修城设防 152.老史出谋

  153.不知谏帝

  一力博千钧

  1.三蕉换芋 2.王服偷羊

  3.二卒劫寨 4.二龙腾水

  5.二仙观月 6.穿洞借光

  7.以势仗行 8.练千是借屋湿衣

  9.蕉仙以眼 10.漏屋争弈

  11.千帆争柯 12.以柔克刚

  13.醉中舞剑 14.欺君灭士

  15.桃林赌核 16.游山观鱼

  17.张飞巡夜 18.哭退秦兵

  19.计灭胡邦 20.大破突厥

  21.计振军心

棋局选

001韩信设考

洋石测身烈原见和除切别韩信设考

  1. ………… 受段卒5进1 2. 炮七进五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 ………… 卒5平6 3. 车八进三 …………

  红方进车捉象,急欲求胜,但事与愿违。

  3. ………… 马7进5 4. 炮七进一 象5进3

  5. 车六退二 车6平5 6. 仕六进五 象3退1

  7. 马三退一 车7平6 8. 车八退七 车6进5

  9. 兵七进一 卒6进1 10. 马一进三 车5平1

  弃马,双车构成杀局。

  11. 车六平五 …………

  中计,应改走车八平七,不致速败。

  11. ………… 车1进3 12. 仕五退六 车6平4

  13. 仕四进五 车4进3 14. 炮七平六 卒6平5

  黑优。

133计引真凶

计引真凶

  1. 兵三进一 …………

  弃兵打通卒林线,是争取先手的好棋 。

  1. ………… 卒7进1 2. 车八平五 后炮平7

  3. 相七进五 车8进8 4. 车五平一 车8退2

  5. 马九进七 …………

  进马暗保中兵,伏炮六进一打双,妙手。

  5. ………… 炮9平5 6. 马六退五 车8平5

  7. 炮六进七 …………

  献炮虎口,生擒一车。

  7. ………… 车5进1

  弃车吃象无可奈何,如改走车5平3,则炮六平四打车,红方速胜。

  8. 相三进五 车1平4 9. 马七进五 车4进6

  10. 马五进四 车4平6 11. 车一平九 炮7平9

  12. 车九平一 炮9平8 13. 车一平二 炮8平9

  14. 车二进二 象5退3 15. 马四进三

  红胜。

141智惩贪宦

智惩贪宦

  1. 兵三进一 …………

  红方进兵吃象意在黑方左翼进攻。

  1. ………… 马2进4 2. 车六退三 …………

  正着!如改走马二进三,则马4退3,相七进九,马3进1 ,黑胜。

  2. ………… 炮2平4 3. 帅五平六 车6进1

  4. 帅六进一 车6退1 5. 帅六退一 车6进1

  6. 帅六进一 车6退7 7. 马三进二 车6平7

  8. 马二进一 车7退1 9. 马二进三 卒1进1

  困死黑车,红方胜定。

  10. 兵一进一 卒1进1 11. 兵七进一 卒3进1

  12. 相五进七 卒1平2 13. 相七退五 卒2进1

  14. 兵三平四 将5平6 15. 炮五平三

  红胜。

历史趣闻

  李世民一子定乾坤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朝代--唐朝,唐朝有个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他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

  李渊建唐代隋可谓破釜沉舟,而他正是在对弈时下定决心的。据《旧唐书·裴寂传》记载,李渊留守太原时,每有设宴必会邀裴寂对弈。相传后来李世民欲劝其父起兵,正是请裴寂做了说客,在对弈时晓之以天下大势,说动李渊下定反隋的决心。

  其实,李世民在棋盘上的"政绩"还不止于此,"一子定乾坤"的唐代传奇可谓愈发精彩。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三,为人豪爽仗义,心有大志,也想伺机起兵。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才,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后来在李靖莫逆之交刘文静的府上,这一次颇具意义的会面终于达成了。

  李靖知道李世民是刘文静的好朋友,而自己又与刘文静是莫逆之交,就带着虬髯客张三去见刘文静。后来,刘文静、李靖等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成了大唐的兵部尚书,刘文静是大唐的宰相。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他的这些开国功臣,建造了一座凌烟阁,在里边画了三十六个开国元勋、大功臣的画像,其中就有刘文静、李靖二人。后人把建功立业喻为"登凌烟"就是指这件事。其实李靖也早想结识李世民,寻找一代开国的明君,好建功立业。李靖对刘文静说:"虬髯客张三听说李世民棋艺高超,特地前来请教。""人以群分,而物以类居",刘文静知道,李靖是隋唐时代的大军事家,能和李靖志同道合的,决不是等闲之人。刘文静一看张三的像貌,一幅英雄豪杰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此人弈棋是假,想探测李世民的底细是真。于是笑迎贵客入坐,命人赶快去请李世民。

  为什么李靖和虬髯客张三要以下围棋为借口,和李世民相会呢?这就要知道围棋特有的四大功能:一、 休闲娱乐性;它是一种高雅的文明的休闲娱乐活动。二、社会交往性;人们可以以棋交友,以棋会友,围棋是一种社会交往的高雅工具和媒体。三、文明的载体。围棋它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在其中体现了文化,军事,哲学,人文,教育,人生哲理,等各种内涵。四、竞技性。它能激发人们的争强好胜之心,奋发向上之志。而这次双雄会,就最能说明围棋的特有作用。

  过了一会,李世民应邀来到,虬髯客张三一看李世民神采奕奕,光彩照人,果真是"真龙天子"的模样,心里已知自己不可能再争霸中原了,但棋未下,话未说,于是仍请李世民在棋盘上一斗。此时,围棋的竞技性已无意义。虬髯客张三只不过想借着下棋,把自己对天下大事的看法说给李世民。

  张三是草莽英雄,豪爽得很。还没等李世民坐稳,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角上的四个星位上。嘴里还高声大呼:"老虬四子占四方"。李世民一愣,还从未见过如此下棋说话的人,再看张三审视自己的模样,眼睛的余光一瞟刘文静,俩人的眼神一对,心里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虬髯客张三不是来找我下棋的,而是找我争天下的!李世民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子,放在棋盘的天元上,朗声顿挫道:"小子一子定乾坤!"以此可见,虬髯客张三虽然比李世民岁数大,但棋比李世民要低的多,李世民如果是个业余高手,虬髯客张三不过只是会下棋而已。他和李世民的这盘棋,不过是自请让四子的让子棋,而李世民又是第一手下在天元上。既然如此,中盘过后,虬髯客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李世民吃掉三个。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子,要向老虬那边的最后一个角发起进攻时,虬髯客张三双手托住李世民的手,不让他把棋子放到棋盘上,嘴中道:中原大地已归公子所有,西南一隅,山高路远,就请公子交给我吧!我愿为公子平定西南,拱卫中华。张三借棋喻事,确是肺腑之言。

  后来,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虬髯客张三自领十万大军平定了西南,当了扶余国的新王。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