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喜吾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福音
- 书名 吾喜吾爱
- 作者 杨福音
- 页数 324页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内容提要
《吾喜吾爱》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优秀响的散文随笔作品,包括艺术随笔、读书随笔、艺术圈内人物记忆,文字优美、细腻,包含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同时,书中搭配了大量作者的优秀画作,全彩印制,制作精品,值得出版。
来自 本书收录了110篇散文新作,分为"谈艺、读书、怀人、纪事"四个章节。部分文章精选自深圳商整赵报、三湘都市报刊发的杨福音"半新不旧斋话"专栏。
作者简介
杨福音,1铁微间夫属露斤94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国家360百科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南大学客座教授、杨福音艺术馆馆长。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是湖南继齐白石、黄永玉之后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的又一位杰出画家。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杂祖南部市费感气径绝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介干车销拉年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杨福音曾先后在三场开派划湘都市报、南方日报、粤港信息报、海南日报、深圳商报、长沙晚报等开辟散文专栏,2003年获全国报刊副刊作成校院他定于八持你日品一等奖。出版有十余部考画集、散文集。

适合读者
适合文学和书画艺术爱好者、书画收藏者
目录
谈艺
来自谈"纯粹"/012
深超止百省停战艺他建 中西绘画比较/014
我画兰草/016
艺事心得/018
此时情怀/022
魏晋六朝之美/024
什么是散文/027
两类诗人/029
只待胸中有天机/031
撤去画毡/033
纯粹/036
请君入画来/038
绿营念视突帮还着传吾喜吾爱/040
半新不旧斋集句/044
不要随便说"逸"/046
以宋划线/048
落英缤纷/053
笔墨/055
关于油画/057
卫见也对希厂完商罗香 爱惜书画/059
360百科中国画的出路/061
去故宫看画/063
中国画的发展/065
宋人审美观/074
明人的浪漫/0谓仅洲76
民国绘画/078
从气韵到人品/080
日本三画家/082
关于笔墨/084
开口见喉咙/086
太初无师/088
随想随录/090
禅宗二说/093
金枝玉叶/095
大器动情歌会顶审米向雕虫/097
才粒粮呢谓气/101
造险/103
随记/105
题茶再谈继承与创新/107
读书
读书人的担当情怀/112
天下第一泉/116
日本俳句/117
《贞观》摘抄/120
纳兰性德/122
金初词人吴激/124
傅雷谈美术/129
由《岭南控盟思外移杂事诗抄》想起/131
望等阶过套步充离 情主景从读书札记之一/133
永恒与妙悟读书札记之二/135
从情欲到性灵读书札记之三/137
尼采摘抄/139
频有劳座只 接近本质/141
追源/143
读胡兰成/149
《艺概》拾得/151
艺说--读书散记/153
比较/156
又见郑逸梅/158
也说张爱玲/160
序审假销种随读随想/162
作纸苏华盐设待大继承与开创/168
好书再读/170
傅山及其他/172
黑击铁现白灯宪船肉否 湖南两记/174
怀人
说陈炳佳/178
忆泽强/180
致张锡良/183
相携走过/18倒5
认识黄宾虹/193
在立翁家/女限195
星斗塘白石老屋游/196
白一新家/198
八指头刘陀与管锄非/20倒胞书种海话们0
让机会留给好画/205
白石的趣/207
错 我喜欢关良/209
邵一萍/211
长沙会友/213
请分享幸福/221
我的老师/223
我的爸爸/225
我的妈妈/228
记肖存玉/234
三位作家/237
我与王憨山/240
左汉中/244
纪事
夜游珠江/248
真的流泪了/250
座谈会/252
童话的启示/254
第七回展/256
青云谱朝圣/261
小偷/263
长沙米粉/265
冬天,孔雀飞来了/268
单车丢了/270
启蒙时代/274
涨水的日子/276
冬日去惠州/282
后悔/286
饺窝担子/290
死/294
做对子/297
趣事录/299
年的感觉/302
自题小像/306
两方园记/308
一张老照片的补充/310
美的发现/316
樱花之美/318
书评
《吾喜吾爱 清雅脱俗》
作者:帅兵
发表于长沙晚报2012年5月7日
画家杨福音出版散文集《吾喜吾爱》,永康兄送我一本,一看之下,真是吾喜吾爱。吾喜,是因为有杨福音先生飘逸的签名,弥足珍贵;吾爱,是因为这确实是一本清雅脱俗的好书。
首先装帧就颇具匠心。封面以杨福音先生的画作为背景,标志性的浅灰底色,中间几瓣淡彩兰花,散发出幽幽的香。"吾喜吾爱"四字从封面的右上角壁立而下,端的险峻而有姿态;作者"杨福音"三字在左边相映生辉,这正符合了绘画上的对应、变化与平衡之美。封底与封面浑然一体,一抹墨痕横空而过,是一脊逶迤缠绵的山岭?是一脉夕阳西下的长堤?抑或是一架横亘千载的古琴?实则是一叶丰腴华美、清雅高韵的兰草。只此一笔,意境宽阔旷远。 《吾喜吾爱》未能免俗地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腰封和名人推荐,但却做得不落俗套。腰封素白,以竖排的方式,秀美的宋体,选登了四位方家的评论,各显特点。其中当代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这样写:"往往寥寥数笔,令人荡气回肠。色彩因加了墨,变得凝重、沉稳,灰暗的调子里,偶见一抹赭石、石青,轻快并不跳跃,魏晋之风扑面而来。"他说的是杨福音先生的画,实际上说的也是杨福音先生的文章。介绍文字不多,字号亦比一般腰封的大,颇显疏朗之气。但看腰封,就是一帧雅致的书法作品,与封面结合,对照鲜明,既突出书名和作者,又优雅地展示了书的品位和价值。近学《书籍设计》,上写:好的装帧设计,是一种价值的创造。我以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吾喜吾爱》分了"谈艺"、"读书"、"怀人"、"纪事"四个部分。前两部分是学问的积累,后两部分是人生的积累,两种积累缺一不可,可见编者与著者的匠心。杨福音先生的文字有明人小品之风,简约而意丰,惜字如金,融入现时市井语言,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因为节制得好,所以终归于雅;意丰是因为点到为止,张力十足,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读者如入宝山,收获会因人而异,但绝不会空手而归。 《吾喜吾爱》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隔三差五地放一些杨福音先生的画作。一般配到文章后面,有的则独成风景。其实这些画也是可以当做文章来读的:或者是文章的补充,或者是文章的扩展阅读,或者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画是无字的文,读画又会有好多不同的收获,有些是说得出来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言传的更有意味,更值得珍惜。 杨福音先生的文章是好读的。有时随手翻开一页读下去,等到起身时,不知不觉就看了好多篇。看到好的句子或段落时,就想手边有一页纸一支笔,记录一下,后来一看,这样的好句子好段落太多,干脆就不去记了。这时就真的感觉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生有很多的机缘巧合。我喜欢走路,常常光顾烈士公园。年嘉湖畔、绿树掩映之中,有杨福音先生的艺术馆,有一天开着大门,就自然而然地进去了,这天不光见识了杨先生的画,还认识了杨画的知音永康兄。以后人生就多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没有这个缘分,岂能得到《吾喜吾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