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松枯梢病是。发病范围主要、吉林、黑龙江及内来自蒙古。其主要现象是当年新梢受到危害,受害部位变为暗褐色或黑色耐上待敌,稍有收缩变细,并有树脂流出,病部弯曲下垂成钩状,叶枯萎脱落,顶部残留一小簇针叶,次年顶端再生新梢、年年发病,则多数枯梢成丛,形成扫帚状。在病叶背面及病梢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繁殖体,内生大量进行传播和侵染的孢子。
- 中文名称 落叶松枯梢病
- 病原 落叶松球腔菌
- 为害作物 落叶松
- 为害部位 树梢
分布及危害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重要病害来自之一。
193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此病及其病原菌。
近几年,但毛厚世技临审掌齐告冷我过东北各地陆续发现此病对落叶松人工林造成严重威胁。
初步调查,意述呼黑龙江省的佳木斯、勃利、华南、集贤、林口等地,辽宁丹东、本溪一带,及吉林省的延吉、白城、通化等地区都有发生。华北的山东崂山和西北地区也发现了此病。
鉴于此病是一种危险性传染病,危害极大,已由国家正式列为检疫对象。
症状
起初在未木质化的新梢嫩茎部或茎轴部退绿,由浅褐色渐变为暗褐色、360百科黑色,微收缩变细。上部弯曲下垂呈勾状,叶枯萎领品固章了治或仍青行,大部脱落,只在顶部残留一丛针叶。发病部位以上的枝梢枯死。
病原
由子囊菌亚门的落叶松囊孢菌引起的。
防治措施
1.普查病情:摸清分布,为防治提供基本资料;
2.检疫:对外来苗木进行检疫,确保无病害苗木进入;
3.选育抗病树种;
4.药剂防治:
①苗圃预防:在6月下旬到9月中旬进行;
②上山苗木检查及消毒;
③幼林发病区:6月下旬到8月下旬进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