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源
据说“杀青”这个词最初起源于古代纸张制作工艺。在造纸过程中,纸张完成后需要进行熟化、干燥等后续处理,而这些处理都是在纸张做出后立刻进行的。当时的工艺师傅发现,进行这些处理可以让纸张变得更加光滑、挺拔、不易折断,而且因为不断揉捏和翻动,纸张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白净。
因此,工艺师傅们为了表达在制作中的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给这个环节取名为“杀青”,取意为“压制翻烤之意”,意味着要对纸面进行压实,以便达到更好的质量。后来这个词汇在演艺圈中被广泛采用,成为指代拍摄结束的术语。
2、拍摄过程
在电影、电视剧等拍摄过程中,“杀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来说,“杀青”是指一部影视作品的主体拍摄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整个拍摄阶段已经完成。此时,许多演员、制作人员都将收到剪彩或者谢幕礼,它是拍放示意已完。
在拍摄工作中,完成每一个场景或是一天的拍摄后,都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工作,比如关闭机器、保存数据等等。而在整个拍摄工作完成后,对于电影、电视剧等制作而言,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后期制作工作,比如剪辑、加入特效效果等等。
3、与冒烟有关?
一些人认为“杀青”的起名可能与“冒烟”有关。在现代电影机器的前身,摄影机中使用的是菲林底片,这种底片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因为在照相机内部电影看起来就像烧焦了的灰烬,所以一些人把底片烧成这样的过程称作“杀青”。
4、后期制作
即使主体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杀青”并不意味着整个制作过程也已经结束。拍摄完成后,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后期制作,这是整个电影、电视剧制作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录音、剪辑、特效、配乐等诸多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制作并不是创作性的内容,而是对主体拍摄工作进行细化和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非常繁琐、辛苦,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和物力。只有在完成后期制作工作后,电影或电视剧才能真正的面世,这个时候,“杀青”这个词才能够真正的派上用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