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釉和不上釉有什么区别?
1、 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上釉”和“不上釉”这两个术语,它们实际上是对陶瓷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方式所做的区分。而区别在于上釉和不上釉的表面质感、颜色、坚硬度、易清洗性等方面。
2、 表面质感
上釉的制品表面会变得光滑,亮泽,有质感,具有保护。颜色通常是更加鲜明,绚丽多彩,比较有光泽;而没有上釉的陶瓷制品表面相对比较粗糙和干燥,没有光亮和质感,看起来比较单一。
由于需要消耗精力和时间来制作和使用釉料,釉料技术的提升对于制品质量提升,造价相对更高。因此对于一些价值并不高的实用陶瓷制品不一定需要经过上釉处理,只需单个烧制即可。
3、坚密程度
上釉后的制品表面较为紧密,不易渗透,因此更加具有防水、防油、容易清洁的特点,使用寿命较长;而没有上釉制品的表面没有经过任何保护处理,稍微容易吸水、吸油,因此需要小心清洁,使用寿命较短。此外,上釉后的制品具有防潮和防腐的功能,能够防止细菌滋生和污渍深入泥料,因此还比较容易保养。
4、易清洗性
由于上釉后的制品表面较为平整,污渍不容易吸附在表面,因此不论是手洗还是机洗都比较容易清洗干净,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过度磨损而导致表面色泽暗淡、斑驳等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上釉和不上釉的属于陶瓷方面的区分,但是不难发现上釉和不上釉的方法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尽管没有上釉的陶瓷产品更容易被污染,但是也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