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的基本知识
茶叶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农作物,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茶叶的基本组成是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茶多酚是影响茶叶品质和营养的主要成分。茶叶的成品品质不仅和茶树品种、茶树生长地、气候环境等有关,也与采摘、加工的工艺和工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茶叶发酵的定义
茶叶发酵是指人工控制的茶叶生化反应过程,茶叶在较高温度和湿度下与空气中的微生物发生作用,通过茶叶内部酶类催化,使茶多酚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色素和风味物质,从而使茶叶品质、滋味发生变化。
茶叶发酵的温度一般在25—30℃,湿度控制在75-80%左右。通常,茶叶经过发酵和杀青等过程,形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种类。
3、茶叶发酵的过程
茶叶发酵的过程由生青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杀青等环节组成。具体过程如下:
生青茶采摘:以春季最为为适宜,保证茶叶嫩度。
萎凋:经过摆放、揉捻、露堆、覆盖等过程,让茶叶水分流失,绿叶色素消失。
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让其释放内部汁液,形成形态扭曲、色泽变黄的半成品茶叶。
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放置在高温高湿度的房间内,通过茶叶酶的作用进行次生发酵。黑茶和普洱茶发酵时间较长,绿茶和白茶则不需要发酵。
杀青:在茶叶发酵过程中,通过高温处理停止发酵,保留茶叶鲜香风味。
4、茶叶发酵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叶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发酵过度会破坏茶叶原本的风味和营养成分,不发酵则会保留茶叶原本的味道。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感受:
色泽:不同种类的茶叶经过不同程度的发酵后,颜色、色泽也不尽相同,如绿茶为清绿色,红茶为棕红色,黑茶为灰黑色。
香气:茶叶通过发酵过程可以形成多种香气,如绿茶为清香高雅,黑茶为湿润醇香。
口感:茶叶在发酵过程中含有有机酸,可以形成醇厚、甜润、回甘等口感,不同品类的茶叶在口感上也会有区别。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