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茶马古道运输的茶叶保存
古时候,用茶马古道运输的茶叶多数保存在马皮、牛皮袋和竹编箩等容器中。这些容器都有较好的透气性,能使茶叶在运输途中不受潮、不霉变,保持干爽。在保存方面,人们还会往容器里加入一些香料如桂皮、茴香、陈皮、花椒等,来保护茶叶的香味。
相传,在云南大理有一种用蚕茧保存茶叶的方法,将小茶饼放进白蚕茧里贮藏,这样可以防潮、防虫。据说,这种保存方法可使茶叶品质更佳、更具香气。
2、用陶瓷储存的茶叶保存
在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陶瓷器来储存茶叶。陶瓷有较好的保温和密封性,能够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特别是唐代,白瓷、青瓷等种类的陶瓷储存器应运而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明清时期,紫砂陶瓷器也逐渐被人们用来保存茶叶。紫砂壶、罐等器具不仅可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还可以防止阳光直射和气味干扰。
3、低温冷藏保存茶叶
在现代,低温冷藏是保存茶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利用气体制冷和制冷剂降低茶叶周围的温度,延缓茶叶的老化进程,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而且,低温冷藏还可以减轻茶叶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降低茶叶氧化的速度,从而保持茶叶的鲜度和香气,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4、其他保存茶叶的方法
古代人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保存茶叶的方法。比如,用石灰或白土将茶叶从水分中分离出来,然后密封存放;或是将茶叶放在茶叶箱里,再在箱子中放一些干燥剂,如干燥的草木灰、炭粉、醋等,来吸收茶叶中的水分和异味。
此外,在湿润的南方地区,人们一般会把茶叶装入竹篮、大贝壳、蛤蜊壳、干芦苇、葛蔓等自然材料制成的容器中,来防潮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