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存温度
茶叶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保持稳定的质量,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损害。
一般来说,储存茶叶的温度控制在15℃~25℃为宜,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如果储存的环境温度较高,会导致茶叶失去香气和滋味,变得苦涩;如果储存环境温度较低,则容易吸收潮气,导致变质。
2、储存湿度
湿度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茶叶发霉变质,过低的湿度会让茶叶散失水分,失去香气,降低品质。
因此,在储存茶叶的时候要注意环境湿度。一般来说,最适宜的储存湿度为50%~60%之间,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湿度变化过大。
若环境湿度过高,可以放置一些干燥剂,如竹炭,善于吸收潮湿;若环境湿度较低,可以在储存茶叶的容器中加一些湿度合适的湿度调节包。
3、储存容器
储存茶叶的容器很重要,不当的容器会导致茶叶变质,失去原有的香气和口感。
一般来说,储存茶叶的容器最好是不透气、不透光的,例如密封罐、陶罐等,同时还要注意容器的大小要适中,不宜装得过满。
另外,储存容器要干净卫生,最好专门用来储存茶叶,不要重复使用其他食品的容器,防止异味影响。
4、储存时间
茶叶也有保质期,不同种类的茶叶保存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绿茶、花茶等短发酵茶类保存时间相对较短,最好在1年内饮用完;而黑茶、普洱茶等长发酵茶类保存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储存数年或数十年。
因此,在储存茶叶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检查茶叶质量,尽早饮用,避免存放过久造成损失。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