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文人品茗的历史
古代文人酷爱品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据历史记载,最早有关茶的记载是公元前2700年的一篇神农本草经,而到了唐朝,文人士大夫几乎每天不喝几杯茶就无法集中精神了。而饮茶也逐渐成为文人雅士闲适的生活情调之一。
据史料记载,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成群之势到访太和殿,他们品尝了太和观秘制佛茶后,一次比一次赞不绝口,后传启至民间,人人向往。唐代诗人陆龟蒙更是因为对茶的热爱,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以茶命名的文学家。
2、古代文人品尝的茶叶
古代文人喝茶,最常品尝的是绿茶和红茶。绿茶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而到了明、清时期,绿茶在文人士大夫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喜爱。其中,太平猴魁是皇室和贵族最喜欢的绿茶之一。
而红茶则是清朝中后期才逐渐流入汉宫和文人士大夫的。道光年间,在江南茶商到福建购买茶叶时,选购的不是茉莉花茶而是福建种茶,遂传到江南,制成当时名噪一时的俞宜英红茶,名垂千古。
3、饮茶的文化意义
从茶艺的角度看,饮茶已经升华为了一种文化。在茶道的世界中,烧水、泡茶、插花、点香、弹琴、赏画等环节,让品茗变得更加唯美、自然而又情趣盎然。而“雅”茶、文人画以及文人的诗词,也等于是茶文化的注释和诠释。
此外,茶文化还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礼仪、尊重。饮茶时,以诚待客,以敬待茶,以和为贵。茶文化也因此成为传承中华文明、传达人世间礼仪之美的重要媒介。
4、品味文人的茶道情怀
几百年来,茶为文人雅致、高远境界的一部分,成为文人的精神食粮。品茶除了口感以外的感悟,更是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诗文、文化、美学等方面的韵味。
古人称赞品茶即“禅茶一味”,他们认为饮茶就是要与万物和谐共处,领会大自然中的道理和韵味,去感受生命所赋予的自然而然的魅力,品味古色古香的茶香、赏析茶中的艺术和精神,感领大自然中的灵感,达到消减世俗杂念的效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