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洋工夫介绍
坦洋工夫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之一,起源于闽南一带,是一种以陶瓷象征的温情,以木雕/竹制品象征的自然之美,以骨雕/角雕品象征的坚韧品质,进行泡茶的过程。这种泡茶方式旨在带给人们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由于坦洋工夫泡茶所需器具比较繁琐,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具进行泡制。
2、坦洋工夫用什么茶具泡
坦洋工夫所使用的茶具应当具备几个特点,首先,其造型要具有现代简约、独特美感,这能够为泡茶过程增加更多仪式感;其次,茶具需要具备优秀的保温性能,防止茶汤在泡制过程中太快降温失去原有的香气;而且,茶具必须要具备坚固、耐用等特性,能够持久使用。因此,建议选择陶瓷或者不绣钢等材质制成的茶具。
具体来说,茶杯、茶壶和茶盘是泡制坦洋工夫必不可少的茶具。在坦洋工夫泡茶的过程中,茶杯较小,茶壶颇大,茶盘则是中等大小。这样一来,泡茶所需的茶叶、用水与器物之间都讲究着适度,如此才能泡好茶、喝好茶。
3、坦洋工夫泡茶具体步骤
1)准备好茶具并给茶具进行热水保温处理,以点燃泡茶的情趣;
2)取茶叶,根据所选茶叶的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用量,以确保口感的再现;
3)用沸水冲泡茶叶,初茶可加大拇指指尖大小的开水速冲,促使茶香挥发,在茶杯口留下一圈淡茶香;
4)将茶杯置入茶盘的槽口里,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不够稳当而使茶水洒落在衣裤上/地板上;
5)逐层递茶,直到每一个用茶的人虽;
6)注重茶的质感与茶的颜色、香气的协调,从而使其在口感上的新奇与独特。
4、坦洋工夫选茶须知
在采用坦洋工夫泡茶的需要注意一些茶叶的选择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泡茶效果,比如说,绿茶多采用嫩芽,短、直、细、秀,下部圆润整齐,毫芽比例适宜;半发酵茶(如乌龙茶和大红袍等)需要更新鲜、硬实、呈半球状或条索型的茶叶,红茶多选择金花茶或红光闪闪的茶叶等。
在茶叶的加工方式上,火在茶叶的制作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需要注意清晰的火候掌握。比如,北方铁观音、梅花香等多属于强调“严火”的茶叶,而南方乌龙、滇红则属于突出“隔火”的茶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