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茶的起源
黄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传说黄茶最早是当时唐代宰相黄巢在其余众起义领袖一同,偶然发现的。他们逃亡途中,在天柱山上发现了一处寺庙。逃难途中举步维艰,也已经五天没有食品进补,足力日衰。寺庙方丈又刚刚收到一个皇亲贵族佛经,所以重宝藏起。斗大的寺庙方丈,心慈手软,为了接济这些受难的人,又怕皇亲贵族会过问,决定用自己的做法,半酸半发酵的处理一些春茶,然后烘干作茶叶,让他们带走。行走之间,黄巢发现这种茶叶的风味不仅独特,而且口感鲜美,除了发酵比绿茶要大一些外,贵在芽叶柔嫩,汤色黄绿或桔黄色,口感甘醇鲜爽,汤颜爽艳明亮,并不像红茶那么甜,如晶莹剔透的琥珀般,还带有绿茶微微清香,且有熟茶从中渗出的陈香,因此,他将这种茶叶命名为黄茶。在宋代,黄茶的品种报告逐渐增多,黄茶在宋代已有白芽黄、安吉黄、大黄袍、修竹黄等品种。
2、黄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杀青、晾晒、闷堆三个步骤。首先要将鲜叶放到锅里烘炒,带上墨绿色的气体和刺鼻的气味,预浸出茶汁和挥发性香气,这个过程称为杀青。杀青之后,就需要将叶子摆放在自然通风、透光的场所,待叶子色泽转黄,干燥透彻,此时才能移入闷堆环节。闷堆就是将叶子放到密闭的盒子或大缸内,浸泡、密封、发酵,让茶叶充分发酵陈化,达到窜香变色的效果,这个环节称为“黄化”。等黄茶黄绿色香气飘溢,呈金黄色时,就要接着晾晒、揉捻,中间还要进行反复拣选,去除杂陈、筛分等工序。最后,再用炭火烘干,让茶叶末段有效残留水分挥发,收尾成型。黄茶制作的流程繁琐,过程独特,技巧运用巧妙,人工成本较高。
3、黄茶的品种特点
黄茶的独特特点是制造经过发酵后,青茶中的一部分色素、酚类化合物、酵素等物质发生氧化细胞难以恢复的改变,使其化学成分比绿茶复杂,缺少黑茶蓄积固有物质,但是口味不如绿茶清淡,也不如红茶浓香。因此,黄茶既包含绿茶的清香,也具有红茶的浓香味。此外,由于黄茶发酵程度较低,汤色呈黄绿色,清澈见底,同时具有鲜爽、滋味回甘等特点,营养价值也较为丰富,豆皮酸和维生素B1、B2、C较多。
4、黄茶的讲究饮法
黄茶的饮法比较讲究,首先要用白开水先将茶器烫一烫,然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倒入适量的温水,盖上盖子,等待3-5分钟。此时,茶叶就会有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接着将茶倒入杯中,此时黄茶的香气和温度都已充分释放,喝起来也格外的鲜爽。如果喜欢醇厚一点的口感,也可以等待茶叶完全解开,再来一次深度沉浸,放慢心情品茶的心态,感受黄茶的细腻滋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