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的传入与发展
茶叶的传入大约在唐朝初年,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唐初雕漆器是茶叶容器的主要工艺,唐朝玄宗时期开始了一种新的饮茶方式——用泡制技术代替了之前加盐饮用的方式。唐代后期,文化交流使得茶叶的生产与饮用更加繁荣,茶叶的种植已经出现了大范围规模的种植。因此唐代的茶叶被誉为茶文化的高峰。
2、唐代主要茶叶品种
唐代种植的主要茶叶品种有三个:碎茶、筐茶和抖茶。
碎茶是一种砖状的经过压制的茶叶,它的原料可以是降香黄菊或者是野生茶,压成砖形别又被称为"茶砖"。在唐朝散碎茶成为主流茶类,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喜欢将碎茶泡在茶壶里直接饮用。
筐茶是一种富含薄荷、甘草和茯苓的茶叶,有较为浓烈的口感,制作工艺比较麻烦。由于筐茶的贵重,只有国家要员和高级官员才能享用。
抖茶,产于今广东茂名市,是白色的泡沫茶。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新鲜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后就能制成一种比较清香的茶叶。
3、茶与文化艺术
唐代的文化艺术极盛,与茶文化有很大关联。在唐朝,生活节奏比现代人更为缓慢,更加重视休闲娱乐的方式,对茶艺也研究颇深。唐代人们对茶的热爱超越了一般的日常饮食,茶文化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交活动,与文学、音乐、绘画等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唐代茶文化艺术。
在唐代,茶艺逐渐从日常生活中被提升到了有仪式感的艺术活动。人们选择有趣的形状制作茶碾、茶盘、茶杯、茶壶等茶具,许多文人雅士乐于探讨茶的与时俱进的制作工艺和饮用方法,推崇茶艺为身分地位的象征。
4、茶与民间传说
唐朝民间传说中同样有很多和茶相关的故事和传说,比如关于李白和崔护两个文化名人的“戏陶潜”喝茶故事,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此外,唐代传统故事常常用食物来寓意社会的现状,茶也常常出现在这些故事中。比如《大闹女儿村》中,主人公将茶叶送给也是小商贩的敖丙,让他从小商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拥有茶馆的茶商,成就事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