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树的外观特征
龙井树(学名:Koelreuteria bipinnata)原产于中国,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高度可达20米,树冠展开,形态优美。主干直立,树皮灰褐色,树皮上生有许多鳞状的芽痕。枝条及叶轴上有小而密的绒毛。
观察龙井树,还可以发现其叶子为双羽状复叶,下面有柔毛,叶子整齐排列且呈对生排列,每个叶片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十分典雅,给人以清新秀雅之感。龙井树开花期为7至8月,花黄色、小而密集,有如烟花绽放。
龙井树的分布区域
龙井树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在北方地区也有小范围的分布,如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北部等地。
龙井树喜欢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适应性较强,除栖息于平原地带外,也能适应山区,山坡和河滩等环境。因此,它在中国南方的城市和市区广泛种植。
龙井树的经济价值
龙井树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树种,还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其种子富含油脂,可提取龙井树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营养丰富。龙井树的干燥果壳可以用来做染料,叶片上的汁液可用于染色和制造纸张。另外,龙井树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药材市场上也有着不俗的地位。
龙井树的文化意义
龙井树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自由自在树”的代表之一。由于龙井树花期与清明节期间相逢,加上其黄色的花朵,被赋予了“明堂黄”的寓意,成为了清明踏青的标志之一。此外,龙井树还常被诗人咏颂,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就描述了荒原上龙井树的茂密和坚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