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加工工艺分类
茶叶根据加工的方式可以分成六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茶叶,茶汤清澈呈绿色,口感清新甘甜,常见的有龙井、碧螺春等。
红茶(英式红茶)是茶叶经过发酵加工后制成,茶汤呈红褐色,滋味强烈,香气浓郁,常见的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黑茶是通过长时间的后发酵制作而成,色泽红褐,香气独特,口味浓厚,常见的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白茶是采用嫩芽和嫩叶制作的未经发酵茶类,茶汤呈淡黄色,香气清新幽雅,口感柔和,常见的有白牡丹、寿眉等。
黄茶是一种被称为“半发酵”的茶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茶汤呈黄绿色,香气微弱,口感醇和,常见的有君山银针、岩茶等。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叶,萎凋、揉捻后轻微发酵后烘干,茶汤呈黄绿色,香气芳香,滋味浓郁,常见的有铁观音、大红袍等。
2、按照产地分类
茶树是亚热带植物,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对茶叶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可以根据产地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中国的茶叶产地广泛,包括西南、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各个产区的茶叶风味、工艺、品种都不同,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黔江毛尖等。
日本的茶叶主要有煎茶、玉露、抹茶等,其中煎茶是主要茶种。
韩国的茶叶种类较少,主要有绿茶和白茶两种,还常常将茶叶制成茶糕。
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和达尔各答地区是印度茶的主要产区,阿萨姆红茶被誉为“红茶之王”,达尔各答产的红茶叶香味浓郁。
3、按照茶叶原料分类
茶叶,是由茶树嫩叶经过采摘、揉捻、加工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而茶树的品种和采摘部位也成为茶叶分类的基础。
以采摘部位为分类,可以将茶叶分为顶芽茶、一芽一叶茶、一芽二叶(三叶)茶、老叶茶。
以茶树品种为分类,可以将茶叶分为大叶种茶、小叶种茶、毛茶、野生茶等。
以茶树栽培方式为分类,可以将茶叶分为普通种植茶、有机茶、无公害茶、绿色茶等,这些都是与茶叶所搭配的特殊生产方式有关的,用来区分不同特征的品质差别。
4、按照成品形态分类
根据成品形态可以将茶叶分为砖茶、沱茶、散茶、花茶、粉末茶、片状茶等。
砖茶是一种压缩茶叶,外形呈砖块状,常见的有普洱茶砖、花卉砖等。
沱茶又称饼茶,是将茶叶压缩成饼状,内与外质量相差较大,常见的有普洱茶沱、云南大葉种沱等。
散茶是指已经加工好但未经压缩成形的茶叶,质量好坏不一,常见的有龙井、碧螺春、武夷山岩茶等。
花茶是指以花卉为原材料和中药材为辅料进行混合,将茶与花卉混合在一起制成的一种饮品,常见的有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
粉末茶又称抹茶,是一种日本传统的茶叶饮品,常用于制作茶道品茶、烘焙点心等,是细碎的茶叶制成的粉末。可代替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使用。
片状茶是利用机器将茶叶碾压或者热压成形而成,形状类似于名片,可随着茶的不同而分为红茶片、绿茶片、乌龙茶片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