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茶叶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在水中会发生聚合作用,形成一种非常细小的沉淀,称为“茶叶糊”。这种沉淀容易悬浮在水中形成絮状物体。另外,茶叶中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也会随着水的沸腾形成絮状物。
2、茶叶的质量
茶叶的质量是影响茶叶煮后是否会出现絮状物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的新鲜茶叶煮后结块的情况比较少,产生的絮状物也相对较少。而质量差的老茶叶,由于自身的老化和氧化作用,会产生较多的絮状物。
3、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溶解的钙、镁离子含量的多少。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些离子极易与茶叶中的成分结合而形成絮状物,因此用硬水煮茶容易产生絮状物。
相反,软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较少,煮出的茶汤中不容易产生絮状物。如果您的用水不是自来水,可以购买一款滤水壶,将水中的杂质及过多的离子滤除,减少絮状物产生的可能性。
4、煮茶的方式
煮茶的方式也是产生絮状物的因素之一。在水未沸腾之前放入茶叶,茶叶的成分并没有真正地在水中溶解,而是在水中悬浮,这样很容易产生絮状物。正确的煮茶方式是先将水烧开,再将茶叶放入水中,待茶叶充分浸泡溶解后再饮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叶的沉淀和絮状物的产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