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茶的地方叫什么意思
茶,是中国的国饮。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在特定的场所或建筑中,泡一杯茶,静坐品味,大多数这些场所都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下面分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古人喝茶的地方叫什么意思。
1、茶亭
茶亭是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古代喝茶场所,它主要是指架在东向长街和南北向道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上的亭子,方便途经行人小憩,喝茶休息等。茶亭多建在人群热闹、车马喧嚣之地,因此茶亭常被视作一个“喧闹”的场所,其含义也更多的体现了茶文化为社交场合之一的文化,即茶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也是一种交流文化。
2、茶馆
茶馆起源于元代,它是公开的休闲场所,用作卖茶、吃点心、聊天、听曲等娱乐活动,后又发展成文化交流、文学创作的场所。茶馆是公开的、非家庭的、非官方的活动场所,它的存在使得茶文化家喻户晓以及茶文化的普及化成为可能。一个合格的茶馆不仅需要好茶,更需要有诗词、绘画、曲艺等文化元素的润泽,好像茶馆就成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平台。
3、茶楼
茶楼是指一种为人们品茶供应娱乐、休闲、餐饮服务的大型茶室,它通常建在公共场所,如唐卡堂、庙会、河滨公园等。茶楼模式来源与饮食文化,既有茶点供应,又可享受餐饮、娱乐和文化休闲等多项服务,茶楼作为茶文化中的一种形式,体现着人们的交际娱乐和艺术文化心理,成为茶文化中的重要场所。
4、茶坊
茶坊又称茶铺,是清代中叶民间成立的一种喝茶场所。早期的茶坊会安放一些小竹凳,让客人坐着喝茶、闲聊,后来发展成为有独立店面的咖啡馆式耐用消费空间。茶坊通常不卖饮品,因为茶客往往带自己的《茶经》茶器前来,同时茶坊也不接待跑堂,适合静谧、自得的小茶会、读书会等,反映了中国古代茶文化中讲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心灵交流的社交功能。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