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茶冷后浑 红茶喝剩冷到底该不该倒掉?

茶叶

什么是红茶冷后浑?

红茶冷后浑,是一种茶文化,将用水冲泡过的红茶冷却后,不倒掉茶渣,而是加入水再进行二次冲泡。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水,味道更加醇厚,滋味更浓郁,带有淡淡的甜味。红茶冷后浑已经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备受人们青睐。

1、历史渊源

红茶冷后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在台湾、福建等省份盛行。由于当时的人们没有像现在这样快捷的保温设备,所以他们很难保证喝到的茶水热度适宜。为了避免浪费泡出的闲置茶渣,他们便想到了利用它来进行浑水冲泡。

据说,在浙江台州一带,茶叶经过加工后会分为头茶、尾茶和嗑茶三个品级。头茶质量最佳,味道也最好。而尾茶和嗑茶虽然质量次之,但是也不能随意浪费。于是,当地茶农就创造出了红茶冷后浑的方法,将这些次品茶渣放入瓷罐中,等到下一轮泡茶时再将其二次冲泡,从而不浪费茶叶、不浪费茶渣。

2、冲泡方法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茶冷后浑的具体做法。

首先,将红茶用沸水冲泡一遍,泡出耐泡性强、含水分较高的头茶。接着,将茶壶中的剩余茶渣倒入玻璃杯中,添加适量的凉水,第二次泡茶时就以该茶水进行冲泡。因为茶渣中富含茶多酚等有益成分,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不少茶友喜欢将茶壶中所有茶渣倒入玻璃杯中一起浸泡,这种做法也可以实现冷后浑的效果。

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各位茶友,冷后浑时不要泡太久,否则红茶的苦涩味道会更加突出,影响口感。通常情况下,冷后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

3、口感特点

冷后浑的红茶,味道相比于第一次冲泡更为浓郁,很多人感觉像是喝到了“加料”的茶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冷后浑更能带来清爽的感受,对身体也有很好的消暑降温作用。

此外,冷后浑泡出的红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为第一次冲泡时已经释放了大量的茶多酚等成分,所以二次冲泡提取茶水时,这些有益成分都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同时,红茶冷后浑还含有较多的鞣酸等成分,能够减轻肠胃不适,起到护肠作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